刚刚过去的1月10日,简书信息提示我已日更365天。这是从去年元旦节当天开始的自我约定——先写365天,看看自己究竟会有什么变化?
中间有10天,因为各种非主观原因断更,还好有会员,自动延续——这是典型的花钱赎过失。我为自己解释说,花小钱免小错,给自己弹性,以免太紧张。
一年下来,写文超过365篇。显示出来没那么多,有一部分设置为“私密”了。
总体来说,去年,我为自己打78分。工作成果不错:发了5篇论文,合作主编一部教材,课题结题,年终得了先进,职称晋为副高。这些是为学校工作的成果。
我对自己是要求的,不到80分,就是对工作之外的成果不太满意:跑步没能坚持,投资收益只有14%——从63%跌落的过程让我十分痛苦。
日更的365天,就记录了这些成败的过程——我的向往、目标、计划、行动、反思。或公开或私密。
这是一个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事情很顺利,我神采飞扬;困难重重时,我焦灼头大。我容忍猪队友的无能自私,我欣赏带头大哥的负重践行。我渐渐明白王阳明的“心即是理”——世界是什么样,全在我怎么看。
我也渐渐能沉下去。没有回报的活儿,我也能心平气和的做——我开始意识到:虽做了不能得到什么,但不做更不可能得到什么,不如做。所以,和领导说话也不紧张了——因为无所求;与她聊天,常常我们都开心——领导也有爱好。
有时读这些日更的文字,发现那时的情绪,真是很可笑。回过头想想,是不是有些苦逼自己,活得累。不如放过自己,错了就错了,回头能补就补,不能补就解释,或者干脆自我化解了。这让自己活得很真实。
对于自己搞不懂的人和事,在日更里琢磨,有时很有趣,发现自己就是个傻大姐,回想他人的聪明处,我对着电脑点头微笑,仿佛自己也变聪明了似的。
阅读必不可少,但这一年读书的数量明显减少,大约10本。但每一本都给我颇多感悟,通通都写进日更里。后来发现,如果不践行,这些感悟就停留在体会层。做起来,自己才会有改变,读书的价值才有体现。所以宁愿少读多做,如蜗牛般点点行动起来,比如早睡早起,比如充分准备,比如深呼吸,比如微习惯——坚持日更,一天至少100字。
原以为日更一年后,看到那个永久徽标,我会兴奋又激动,实际那一天,也是这么平常了。
既然已经习惯,那就持续写,哈哈,后面还有1000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