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快速阅读”四个字,想起今年的一则新闻。新闻中说,有一种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叫“量子阅读”,口号是“5分钟阅读10万字”。前来培训的人(大部分是学生)只需蒙上眼睛,用手快速翻动书籍,借助量子力学(原谅我对物理一窍不通),就可将书中内容全部输入脑海,达到快速高效的阅读效果。这样拙劣不经不起推敲的骗术,居然让一大帮家长心甘情愿掏腰包买单。
且不说这则新闻背后商业化的东西,单是家长们的行为便能说明问题:为什么要让孩子掌握快速阅读的能力呢?
因为快节奏、讲效率、信息化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个人成长的需求,职场竞争的压力等等因素综合起来,要求我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多的资讯,个人能力获得最大提升,方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拥有一席之地。可见,快速阅读是信息化时代的人们必须掌握的一种阅读能力。
“快速阅读”这个概念,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认为“快速阅读”重在“快速”,也就是速读,一目十行。之前,我也曾陷入这种误解,也曾听信某些书籍通过提升自己眼球的转动率来提升阅读速度,那段时间,感觉自己的眼睛都快成斗鸡眼了,可是阅读速度依旧没有改观,甚至一度怀疑自己在阅读方面有障碍,掌握不了“快速阅读”。
今天读《洋葱读书法》,小六哥对快速阅读的解读让我对快速阅读有了新的认知。
01、快速阅读的本质
我们快速阅读的目的很简单,或者解决问题或者获取某一领域的咨询。这是我们阅读之前必须明确的目标或者前提,有了这一前提,拿到书本之后,书才会为我所用,我们才能驾驭书,成为书的主人。
02、快速阅读的步骤
快速阅读有五个关键步骤:提问,预习,扫读,切重点,复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9981023/cc614f3e8985b05f.jpg)
我个人觉得提问和预习环节,决定了后面三个环节能否顺利进行,所以重点介绍提问与预习。
关于提问,小六哥给出了方法,比如针对封面提问,针对读一本书的目的提问,可以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比如“为什么”“能不能”等。
其实还可以针对自己面对的问题提问,比如,我个人容易动怒,在别人看来很小的事情,我却气得不行,为此我很想知道,为什么面对的是同样的事情,我的反应却这样?
于是我看了《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带着问题去阅读,很快找到了问题的原因也找到了解决之道。
还可以针对标题提问,比如《老人与海》,为什么老人和海要放在一起啊?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
总之提问可以调动大脑的好奇心和兴趣,也决定了之后的阅读效率。可以说,提问的水平越高,在预习、扫读、切重点环节会越高效。
提问环节,可以用纸列出自己想到的所有问题(可能会不止三个)。这个时候进入预习环节,通过看目录、前序和后记等部分,修正并精简提问,保留精华的三个,就进入扫读环节。
扫读即是快速翻阅整本书,用醒目的颜色笔圈出与问题相关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图表、标题以及一些关键词,也可以利用便签。总之,扫读环节,尽可能用方便的手段将和我们问题相关的内容标记出来,为切重点做好准备。
![](https://img.haomeiwen.com/i9981023/bd30e4deaa0f66f0.jpg)
切重点部分,就是你要精读的部分。精读这部分,可以采用九宫格读书笔记法、RIA便签法以及概念卡片法。
复习环节,是将知识化为己用的关键一环,也是“认知升级”必备的一环。到了这一步,思考应该再进一步:书中的哪些问题还需要搞清楚?还有哪些相关书籍需要读?学了新知,接下来怎么做,具体的践行目标是什么等等……
其实仔细品味,快速阅读的精髓还是有的放矢的阅读,和碎片化阅读本质一样。我想,所有的阅读方式都只是手段,核心的部分乃是我们阅读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没有问题意识的阅读,无法快速,也无法高效。
03、学了快速阅读,我的践行目标是什么?
光学不练假把式。学以致用,这是阅读的终极目的。我的践行计划:
目标:3天使用快速阅读完三本书,熟悉快速阅读五步骤
具体实践:11.11日利用快速阅读法阅读《洋葱读书法》
11.12日阅读《让你的时间更有价值》
11.13日阅读《快速阅读术》
三本书都并利用九宫格和RIA便签法做好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