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择文散文成长励志
我的哲学⑦—第二部分修行哲学第九节第三哲学度

我的哲学⑦—第二部分修行哲学第九节第三哲学度

作者: 华丽转身润芝田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14:20 被阅读33次
我的哲学⑦—第二部分修行哲学第九节第三哲学度

第二部分  修行哲学

(九)哲学修行

我的第三哲学—— 度

总论:①待人处世;②胸怀大度,处事有度;③中和,中庸,和谐,平稳,雍容;④中庸之道,过犹不及,豪猪哲学

1)勿待兴尽,适可而止;花要半开,酒要半醉。

2)眼前放得宽大,死后恩泽悠长。

3)不斤斤计较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明智,一辈子不吃亏的人是没有的。既然吃亏有时是无法避免的,那么又何必去计较不休、自我折磨呢?

4)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与人尝。

5)德在人先,利居人后。宠利勿居人前,德业勿落人后;受享勿逾分外,修为勿减分中。

6)名不独享,过不推脱。

7)退即是进,与既是得。处事业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本。(为人处世能够做到忍让是高明的方法,因为退让一步往往是更好进步的阶梯;对待他人宽容大度就是有福之人,因为在便利别人的同时也为方便自己奠定了基础。

8)天道忌盈,卦终未济。

9)做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

10)富者应多施舍,智者应不炫耀。

11)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12)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的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13)推己及人,方便法门。

14)谦虚受益,满盈招损;居无不居有,处缺不处完。

15)中和为福,偏激为灾。

16)杀气寒薄,和气福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敬人者人互敬之,助人者人互助之。

18)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在非原则问题上应谦和礼让,宽厚仁慈,一团和气。

19)适度享乐而不忘追求善行的人才是最聪明的。适度追求财富。

20)人生在世是及时行乐还是追求理性?凡是能合乎天理的大道,随时随地摆在人们的面前供人行走,这条路不能满足人的种种世俗的欲望,而且走起来枯燥寂寞,假如世人顺着这条坦途前进,会越走越见光明,胸襟自然恢弘开朗,会感觉前途远大。反之,世人的内心总充满欲望,而欲望的道路是非常狭隘的,虽然可以满足一时的杂念,可走到这条路上理智就遭受蒙蔽,于是一切言行都受物欲的驱使,前途事业根本不必多谈,就连四周环境也充满了荆棘,久而久之自然会坠入痛苦深渊。物质需求和情感要求是必要的,合理地,但如果因此沉溺就不是明智之举;从长远看。人生应该有高层次的追求。

21)虚心明义理,实心却物欲。

22)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23)一个人如果一生都没有过失,并不能说明她生活的很好。

24)欲路理路,全凭一念。

25)勉励现前之业,图谋未来之功。

26)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27)操履不可少变,锋芒不可太露。操守志向。

28)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尚,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29)对待家人,忌感情用事;对待朋友,忌意气用事。

30)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陌路不怠荒,才是个真正英雄。

31)爱重反为仇,薄极反成喜。

32)对阴险者勿推心,遇高傲者勿多口。

33)勿因群疑而阻独见,勿任己意而废人言;勿私小惠而伤大体,勿借公论而快私情。

34)功过不可少混,恩仇不可过明。

35)过归己任,功让他人;存与人共患难之心,不存与人同欢乐之侥幸。

36)对任何事物,都要保持冷静态度细心观察,决不可随便表现刚直性格。

37)勿妄自菲薄,勿自夸自傲。

38)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小善为无益而不为,不以小恶为无伤而不去。

39)遇故旧之交,情谊要逾新;处隐微之事,心迹要逾诚;待衰朽之人,恩礼当逾隆。

40)君子以勤俭立德,小人以勤俭图利。

41)恩宜自薄而厚,威需先严后宽。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德;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42)有修养之君子,既不近坏人做坏事,也不标奇立异建声誉,只保留淳朴、敦厚、和蔼之气象。

43)居官: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居家:唯恕则情平,唯俭则用足。

44)休与小人为仇,小人自有对头;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

45)宁为小人所毁,勿为君子所容;不为小人所惑。接受君子之苛。

46)馋夫毁士,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媚子阿人,似隙风侵肌,不觉其损。

47)处世 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

48)过俭者吝啬,过让者卑曲。(不卑不亢,不曲不高。)

49)过满则溢,过刚则折。

50)闻恶不可就恶,恐为馋夫泄怒;闻善不可即亲,恐引奸人进身。

51)处逆境时比于下,心怠荒时思于上。

52)勿逞所长以形人短,勿恃所有以凌人之贫。

53)守口需密,防意需平。(意志;坚定)

54)猛兽易伏,人心难降;谷[图片]易填,人心难满。

55)中和之道,内外有度。

56)世俗的毁谤和赞誉不值得相信。

57)不要自负有才能,不要为同一事再次发怒,不要谋划不和道德之事,不要触犯不和正义之事。

58)只要心里纯洁无邪,又何必担忧没有归宿呢?只要礼义上不出差错,又何必害怕别人说三道四呢?

59)该讲话时讲的恰到好处,这是智慧;不该讲话时保持沉默,这也是智慧。

60)寄希望于别人常常落空,依赖别人不可能长久。

61)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62)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曾国藩

63)别人有诋毁自己的言论,应当反躬自省。如果自己确有值得别人诋毁的行为,别人的行为就是恰当的;如果自己没有什么过错让人诋毁,那么别人所说一切就是虚妄的。批评恰当就不要怨恨别人;批评本来恰当也就对自己毫无危害,那又何必报复仇怨呢?---王永日 

64)

下面是:我的第四哲学---修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哲学⑦—第二部分修行哲学第九节第三哲学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aw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