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已在其他平台发布)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1a50e247a6448c75.jpeg)
公元837年,杜牧因弟弟眼睛疾严重,生活无法自理而辞官到扬州照顾弟弟。由于失去俸禄,他只能和弟弟寄住在扬州城东的禅智寺,生活陷入困顿。
他急需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他联系到故人崔郸正在距扬州不远的宣歙任观察使,于是决定带着弟弟再下宣州,任职幕府。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f78eee525e1d3970.jpeg)
重回故地,没有了故人。他已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热血沸腾的青年,虽然他也才34岁,在饱经风霜的心,对国家和自己的前途都觉得渺茫。
——大雨行(开成三年宣州开元寺作)
……
百川气势苦豪俊,坤关密锁愁开张。
太和六年亦如此,我时壮气神洋洋。
东楼耸首看不足,恨无羽翼高飞翔。
……
尽召邑中豪健者,阔展朱盘开酒场。
奔觥槌鼓助声势,眼底不顾纤腰娘。
今年闒茸鬓已白,奇游壮观唯深藏。
景物不尽人自老,谁知前事堪悲伤。
往事不堪回首,在时代的风雨里,他只能踉踉跄跄,无处可逃。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5c253f33950cdf80.jpeg)
第二年,杜牧接到朝廷的诏令,让他回京担任左补阙,他只能把弟弟托付给在江州担任刺史的堂兄杜慥。只身北上。
左补阙,依然是个职卑位低的言官,在纷乱的朝廷里,他只能一言不发。这时,想摆脱宦官有所作为的唐文宗,因几次和宦官博弈,都遭失败,于是郁郁而终。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e9e6b2de18b7ff2c.jpeg)
即位的唐武宗扶植李德裕一党,牛李两党在晚唐数十年间不断相互攻讦、倾轧,没有一刻停止。此次李党掌权后,被视为牛僧孺一派的杜牧也成为被排挤打压的对象,日子更加艰难。
在请假自江州看望弟弟返回朝廷后,他终于接到了外放黄州的诏令。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eaab2465be2585cc.jpeg)
公元842年,杜牧南下黄州。
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这个长江边崇山峻岭的荒僻之地,因紧邻淮西道,战火频仍,百姓大量逃亡。杜牧到黄州后,看到的是一副贫困凋敝、破败不堪的景象。
辟左小郡、战乱之地,此地为官无异于流放,杜牧的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他知道这里也是当年楚国楚国大夫屈原放逐沅澧的必经之路,惆怅失意的屈原也曾孤身走过这里的穷山僻水。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0fb7133fbe36744a.jpeg)
兰溪
兰溪春尽碧涛涛,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当年屈原形容憔悴的走过这片山水,千年后自己又重复着和他相同的命运,两人同病相怜,心情也何曾相似。奸邪当道、英才被逐,栖身荒野、老死江湖,古今并无不同呀!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101f209333e23b9d.jpeg)
但是在这僻远蛮荒之地,确是他这个刺史能说话算话的地方。
这是杜牧第一次主政一方,他终于能稍稍施展他的治世才华。他大刀阔斧的革除弊政、整顿吏治,扶助农桑、安定民众。在他的努力下,凋敝残破的黄州渐渐的恢复了生机。
杜牧摆脱了在朝为官积淀的沉郁,有了些许成就和喜悦,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8894c729d176f51b.jpeg)
黄州毗邻长江,与鄂州隔江相对。扼长江之咽喉。周围群山连绵,自古为战略要地,到处都是古战场遗址。这让对军事策略颇有见地的杜牧也有了用武之地。
他常立于三国赤壁古战场,看大江东去,赤壁伫立。遥想千年前金戈铁马的较量,风云英雄的意气,不由得心潮澎湃,豪气顿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78a4e55f7cb6f097.jpeg)
当时人都在称颂周瑜的运筹帷幄,决胜强敌,他却认为这场胜利不是必然,而是偶然。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3fd7d47dd1947ccc.jpeg)
熟读兵书、胸藏万策的杜牧理性的分析了战场的胜负之钥。应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有各方面条件都于己有利时,才能出奇制胜,以弱胜强。
如果天公不作美,没有东风相助,那战场形势就会逆转,历史也将因此而改写。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86ab1650cc786191.jpeg)
他完全以一个军事战略家的眼光。来看待当年这场一战定三国的赤壁之战。周瑜得天时地利之便,出奇制胜,打败强敌曹操,成就大业。而自己空有满腹韬略,却无从施展,或许会终老山野,无所建树。周郎有东风相助,而我这杜牧的东风,什么时候才能吹来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f49d62d41542123c.jpeg)
但在这远离朝廷的黄州,杜牧真的有了一次施展他军事才华的机会。
公元843年,杜牧到黄州的第二年,昭义军叛乱,他上书宰相李德裕,提出用兵的策略和建议,这一次竟然被采用。唐军按他分析的进军路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平叛,大获全胜。
杜牧虽然牛刀小试就大获成功,但事后朝廷并没有给他任何表彰,更没有提拔重用的意思,他依然守在偏远的南方,英雄无用武之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29ea032ed32fdb58.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