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650779/80125794e23a4333.jpg)
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皇上攻打陈豨(xi)时,去梁地征调军兵;梁王推托有病,派将领领兵到邯郸。皇上发怒,派人去责备梁王。梁王害怕,想去道歉。他的将领扈辄却说:“梁王当初不去,受到责备才去,若去就会被捉拿;不如现在就发兵反叛。”梁王不听。
梁国的太仆犯了罪,逃奔汉朝,发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皇上派出使者去捕捉梁王,梁王未曾发觉就被捕送到洛阳。
主管刑狱的官员治他的罪:“反叛情节确实有,请按照法律定罪。“皇上赦免他的罪,降为庶民百姓传送他到蜀地青衣县居住。
第一,彭越被帝责备,将领劝其反叛。
高帝攻打陈豨时需要梁王增援,而梁王派将领带兵到邯郸。因此皇上派人责备梁王,梁王想去道歉却被手下人撺掇叛变。可世上无不透风的墙,终究被他人知晓,成为日后压垮梁王的稻草。
第二, 梁国太仆投汉,告发梁王谋反。
恰逢梁国一位太仆犯罪,为逃避追责到了汉朝,告发梁王谋反。对于梁王来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皇上正对梁王的行径存疑,此举正中皇上的猜测,便派使者将梁王带回洛阳。
第三, 彭越被免死罪,发配蜀地居住。
经过审理发现梁王确有反叛情节,但皇上却赦免其罪,以庶民身份传送他到蜀地青衣县居住。前往目的地途中正好遇到吕后,彭越对吕后说明自己的冤屈,并希望居住到原来的昌邑。吕后表面上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让其随她来到洛阳。
第四, 彭越陈情吕后,反遭诬陷诛杀。
人心隔肚皮。彭越以为抓住了改变命运的稻草,谁知吕后却送他走上不归路。说到底他还想是回到之前的生活状态。可他只能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为了不留祸端,在吕后的建议下,让彭越的舍人上告彭越又谋反。高帝据此诛灭其三族,把彭越枭首示众。
第五, 栾布路祭彭越,遭帝痛骂烹杀。
梁国大夫栾布出使到齐国返回后在彭越头颅下奏报出使情况,被官吏捉拿并报告皇上。高帝招来栾布痛骂后想烹杀他,栾布临死前要求把话讲完即刻赴死。皇上答应栾布请求,让栾布把话讲完。栾布不畏强权尽了君臣之礼,慷慨赴死,大义凛然。若是死到临头只顾求饶,估计高帝也不会对其言听进半分。
第六, 栾布面不改色,斥帝忘恩负义。
栾布对高帝提及当初在彭城被困及在荥阳、成皋战败时,正是因为彭王当时在梁地,没有联合楚军才使得皇上打败楚军,也间接导致项羽灭亡。陛下在梁地调集军队彭王因病不能前来,陛下就怀疑他谋反,没有谋反情节,就用微不足道的小事定其罪。我深怕功臣人人自危。高帝听后解除栾布罪名,任他为都尉。
每个人因其每个选择自行安排了命运,彭越因调兵时的怠惰致使其命运发生了重大改变。以皇上视角看,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就是对他命令的拒不执行,战场上军令如山,按军法处置无可厚非。纵使梁王有百般理由,执行命令不坚决这却是事实。
高帝赦免栾布一则是他讲的是事实,二则是被栾布的气节打动。君子坦荡无欺则天地不欺。莫怪他人构陷,实则彭越送上把柄;莫怪命运坎坷,实则彭越用人失察;莫怪高帝忘义,实则彭越行为失当在先。
我是挹洗俏月,这是今天的阅读分享,祝您晚安......
【本文释义】
太仆: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tài pú,官名,始置于春秋。秦、汉沿袭,为九卿之一,掌皇帝的舆马和马政。班《表》:太仆,秦官,掌舆马。周穆王所置,盖大御众仆之长也。另外也是旧时对绿林好汉的尊称。
舍人:1. 官名。2. 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私门之官。3. 宋元以来俗称显贵子弟为舍人。4. 仆从;差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