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5.26癸卯年 四月初八 星期五
备注:Day559
阅读时长:35分钟
书名:《道商范蠡》之《史无前例的粮食战争》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李海波
内容:范蠡提出了“兵之要在人,人之要在谷。故民 众则主安,谷多则兵强。王而备此二者,然后可以图之也”的国家富强总纲领。主管越国农业的大夫计倪也为勾践献上了“内蓄五谷,实其金银,满其府库,励其甲兵”的发展策略,主张从农业、商业、经济、军事四个方面入手进行蓄积,通过收聚而不散,以备妖祥和不测。
兵法上说:“善制敌者,必先去其所恃。”明确而又清晰的农业政策与粮食战略,可以帮助 自己的国家实现富强。但是它能不能被赋予战争的攻伐功能,瓦解和攻破敌对国的粮食储备和农业政策,扰乱敌对国的经济稳定和政局稳定呢?
公元484年秋越国遭遇天灾,粮食收成不好。但因越国此时走向富裕更兼有范蠡、大夫文种、计倪等贤臣主持工作、安排救灾,所以并未造成太大的打击。
粮食,是国家的根基,不可不慎;粮食,是战争的核心,不可不察。
越国智囊团精心策划的代号为“请籴”的隐态作战计划,是由三道程序组合构成。
首先,越国以求助者的身份向吴国发起“请籴”[dí ]:买进(粮食)(跟“粜”相对)的外交行为,通过祭出道义的旗号来申请援助,达成粮食进口的目的来进行“危机转稼”,趁机空虚吴国的粮库。
其次,通过扶持利益集团代言人出面浑水搅局,以“道德”和“人权”的大棒排挤打压吴国忠臣,攻破吴国国防安全屏障。
最后,以诚实和信义的名义出奇谋,把一批进行技术改良后的“转基因”粮食高调运输到吴国,播种落地,使其粮食绝收而误农事。
启示:记忆中儿时看过的戏曲里,有忠臣在朝堂上义愤填膺上谏因被君王斥责导致急火攻心晕厥在地的情形。
所以不忍心看到暮年的伍子胥在夫差眼中已然成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空气。
感慨看不到吴国国运只关注自己虚荣心的夫差以及即将崩塌的政权。
夫差敢借粮给吴国证明他觉得勾践的演技是成功的,也更加让越国智囊团确信他们的预判是正确的。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阖闾当年在与勾践的檇李之战中因受重伤而不治身亡,夫差曾经为了复仇用三年的时间磨炼心性。
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况且忠臣失位,奸佞当道,夫差已经适应了呆在舒服的温水中,却不知勾践把火已经烧到了他的跟前。
夫差急着证明自己借粮的英明决策,却没想到这些归还的粮食因提前蒸熟根本无法播种。
而越国其实也在赌夫差会不会用归还的粮食进行春播。
结果吴国粮食绝产,越国又施策成功。
自古亡国前就有征兆,如君臣不和,奸佞当道,奢靡无度,政风腐化等等。
这些看似像白蚁在噬咬的感觉好像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却侧面反映出了国运的风向标。
君王喜好奢华,官员就会效仿。比如伯嚭被越国贿赂成为深埋吴国权力中心的定时炸弹。
君王喜欢吹捧,就会有如伯嚭一样的朝臣争先恐后谄媚,以期捞取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
君王喜欢酒色,全国的风气也会因此发生变化,民众的价值观也势必被影响从而被改变。
夫差在处理越国的事情上显现出不成熟的一面,如同叛逆期未结束的青少年。所以伍子胥的肺腑之言对他来说就是指责、羞辱、不给面子。
是性格决定了夫差的命运,还是陷入虚幻的陶醉中不能自拔?终是只有帝王的命却无帝王的运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