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9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9

作者: 艺凡会发光 | 来源:发表于2022-10-25 08:03 被阅读0次

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 第二章:陈胜造反之焚书坑儒

艺凡:秦始皇确立了郡县制以后,又做了哪些呢?

易中天:第一招是“修驰道”,也就是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高速公路网”。第二是“去险阻”,也就是拆毁六国在险要之处修建的长城巨堑和城郭要塞。第三是“决川防”,也就是决通六国所筑阻塞水道的堤防,疏浚鸿沟,开凿灵渠。第四是“销兵器”,也就是没收全国各地民间的武器,集中运到咸阳,铸成大钟和铜人。第五是“大移民”,也就是将天下豪富迁徙到咸阳,据说多达十二万户。

艺凡:这些措施显而易见。

易中天:实际上,帝国的危险无非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草民造反,二是六国复辟,三是蛮族入侵。但无论造反还是复辟,都要钱,要武器,要据点。现在,要塞毁掉了,武器没收了,富豪变成了穷光蛋,他们还造什么反,复什么辟?何况就算变生不测,有了驰道,通了水路,皇帝随时都能调兵遣将,不怕他们翻了天。

艺凡:秦始皇应该放心了吧。

易中天:秦始皇仍不敢掉以轻心。他勤政。每天不看完一百二十斤的章奏(竹简),绝不休息。他谨慎。他的殿上,绝不允许有人携带武器,卫士不得命令则不能上殿,以至于荆轲来谋杀他时,所有人都只能干瞪眼

艺凡:设防如此,秦始皇该坐稳江山了吧?

易中天:抱歉,还没有。因为天下偏有不怕死的人,也偏有直言不讳、喜欢唱对台戏的人。比如淳于越。

艺凡:淳于越怎么了?

易中天:一次,秦始皇举行国宴,周青臣说,陛下“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威德呀!秦始皇龙颜大悦。淳于越却忍不住了。淳于越说,周青臣这是乱拍马屁!殷、周两代之所以能够延续千年,就因为他们都分封了子弟和功臣。如今陛下自己当了皇帝,凤子龙孙们却变成了平民。将来一旦国家有事,又有谁会来救难呢?何况这时的大秦,成为帝国已经四年。淳于越居然还重提封建,反对郡县,是可忍孰不可忍!

艺凡:秦始皇的态度怎样呢?

易中天:不过这一回,秦始皇倒没杀人。他的处置,是让已经担任丞相的李斯提出意见。

艺凡:李斯的意见是啥呢?

易中天:李斯的意见也不是杀人,而是烧书。现在的社会风气很是不好,某些人以古非今,妖言惑众。他们上朝时在心里诽谤,下朝后在街头乱讲,靠非议皇上出名,以持不同政见为誉,带头制造流言蜚语,正所谓“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长此以往,势必君王威望尽失,民间结党营私,帝国危在旦夕。

艺凡:为什么会这样呢?

易中天:李斯认为,政令不行,议论纷纷,全因为思想不统一,学术太自由,民间思想的影响大于官方号令。因此,唯有禁绝私学,才能正本清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艺凡:这就有了焚书坑儒。

易中天:焚书和坑儒是两回事,秦始皇坑杀的也不是什么儒,更不是意见领袖,反倒无妨说是一群江湖骗子。比如研究长生不老药的。关键是焚书。焚书是事实。不过焚书的直接动机,却未必意在毁灭文化,更主要的还是钳制言论。

艺凡:焚书的目的,是要一次性根除一切议论国是的可能。

易中天:这当然是不折不扣的文化专制主义。但在秦始皇和李斯那里,则多半自认为理直气壮。因为废封建,行郡县,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关系到大秦帝国的生死存亡,必须进行到底,当然要“镇压反革命”。

艺凡:没有淳于越,会不会焚书呢?

易中天:这恐怕要跟汉武帝的“独尊儒术”联系在一起,才可能看得清楚,总之,秦始皇和李斯一声令下,除官方藏书、秦国国史,以及医药、卜筮、农作之书外,私人所藏文艺哲学诸子百家之书都被付之一炬。这真是一场文化浩劫。

艺凡:让人心痛的是,七年后,项羽又放了第二把火。由于他的屠咸阳,焚秦宫,就连秦帝国官方收藏,保存在博士们那里的古代典籍也化为灰烬。如果不是之前萧何抢出了一批文件,其后果真不堪设想。

易中天:中华文明的许多宝贵遗产,从此再也找不回来了。中华民族的许多宝贵思想,也被遗忘和中断。当然,被中断的还有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言论自由的传统。损失已无法挽回,秦始皇、李斯和项羽罪不可赦。如果另一个世界也有法庭,他们是应该送去受审的。

艺凡:现在,青铜的、物质的武器被没收了,文字的、思想的武器也被没收了。枪杆子和笔杆子,都捏在了秦始皇和李斯他们手里。那么,他们的帝国安全了吗?

易中天:不,灭亡得更快。事实上,残暴野蛮的政治从来不可能持久,历史的车轮更非由独裁者的手指来拨动。早在知识分子拿起“批判的武器”之前,暴政之下忍无可忍的人民便已实施了他们“武器的批判”。陈胜,一个农民的儿子,卑微的士兵,在走投无路之时揭竿而起,大秦帝国便万劫不复,正所谓“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那熊熊燃烧的大火,据说竟“三月不灭”。

艺凡: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易中天:陈胜也一样。且听下回分解,大泽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fy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