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上课准备。语文书,笔记本,红蓝黑三色的笔,水杯放地上,其余无关东西都收进书包或桌洞。
2.端正坐姿。坐姿端正了,态度也能端正,这是从身体上做好上课准备。
3.检查和反馈作业。上新课之前检查预习作业,今天学习《老山界》预习作业包括抄写生词和拼音两遍,用生词串成一段话;在书本上结合自己的读书感受和课后思考做不少于三处批注。
如果没有时间全批全改,那么在正始上课前,所有同学打开预习本和课本,第一排同学挨个往后检查,没完成的同学则需要罚站。这个习惯是提示学生:我会重视他们的预习情况。
随机抽查展示学生的预习作业。根据作业情况去反馈易错词的书写以及用法。
而后才正式进入新课去理解课文。
4.现在忽然想到的,应该再加一个环节,课堂结束之后检查同学的课堂笔记。虽然讲解的时候不断地提醒同学“手不离笔,写笔记,做批注”,但是仍然有同学没有养成及时写笔记的习惯。课后的检查同样在告诉他们听课记笔记很重要。
5.关注学生的状态。这一点我做得很不好,一方面是自己沉浸在讲解课文和师生互动当中,另一方面是有学生回答问题时我直接走到他身边倾听,那教室必然有些角落是被我忽略的。这部分同学可能在走神,发呆,我没能及时发现并将他们带回课堂。
总是在课后去想我下节课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状态,但课上自己的精力分配似乎总是不够,也许这还是我经验欠缺所致。
有时候尽管自己以为师生互动很成功,课文学习比较顺利,应该大部分人都学有所获。但是,我通过观察学生在其他课堂上课的情况,会发现很多同学在做小动作或发呆。这种情况绝对不只是在别的老师身上发生,我的课堂肯定也是如此。我上课时没发现这些问题,不代表它们不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