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交友原则篇2】—— 察其所安:如何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

【交友原则篇2】—— 察其所安:如何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

作者: II终生学习II | 来源:发表于2020-11-07 17:19 被阅读0次

2020·9.13第11次作业——六六【2292】

课程:【交友原则篇2】—— 察其所安:如何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

一、经典释义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说:“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怎么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么隐藏得住呢?”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名言,但有名言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率,幼稚无知而又不朴实厚道,看上去忠厚却不讲信用,这种人我教不了。”

二、学有所获

“察其所安”我觉得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心安”;一层是“安住”。

考察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不要看他的外在,而要看他做事的方式方法是否正当、合理,看他做事的发心和初衷是否向善,看他的心安于什么。

一个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做事的态度是受自己思想控制的。

撒切尔夫人曾说:要小心你的思想,因为它们会成为言辞;要小心你的言辞,因为他们会成为行为。

所以一个人的行为就是其思想和内心的外显。

在《论语》宰我问三年之丧这一章中,同样是为父母守丧,宰我认为守丧一年就能心安,而孔子认为至少需要守丧三年才能心安,同样是心安,为什么我们就认为宰我不仁呢?

因为他们对父母的爱的程度不一样,一个对亲人的爱尚且如此的人,对其他人也可想而知了。我们都是凡人,也都会犯错,如果犯了错,心不安,那说明我们还是有良知的,而如果犯了错我们心安,那良知何在呢?

另一层含义是安住。闲暇时间做什么样的事儿,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胡适曾说:“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如果一个人的闲暇时间就是在打游戏、玩手机、或是刷微博、刷电视剧,那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这个国家又会何去何从呢?

这几年游戏产业很火,投资回报也挺高,但我不会投资,一股都不买,因为不仁,如果一个民族前十大市值的公司都是卖游戏,卖白酒的,这个民族有什么希望呢?

所以交朋友不仅要看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做事的方式方法是什么,还要知道他怎么想的,以及为什么他会这么想,他的初衷和愿景是什么,又是什么能让他心安。

孔子提醒我们,交朋友除了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之外,还需要对下面三类人警惕:

一是:喜欢假打的人

二是:知道自己没学问却说大话的人

三是:看上去很诚恳、很老实憨厚却不讲信用的人

西南地区有个讲评书的人,也是成都土生土长的人叫“李伯清”,他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相当于郭德纲在全国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李伯清的评书里有一种人就是孔子说的“狂而不直的人”,称之为“假老练”,也称“假打”,就是说话表里不一的人,表面上很狂妄,提起劲来比谁都大,但真要让他干点儿事,又推三阻四,不耿直不直爽。刚定居成都那会儿似乎经常会遇到这类人,时间久一点就习惯了,知道他在吹,也不会把他说的当回事儿了,对这类人也敬而远之,因为说话不靠谱。

有的创业者的愿景听上去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内心里却只想骗一波就消失,这种人也要尽量远离。

第二种人是无知却不懂得谨小慎微,知道自己没学问,没能力,却张口乱讲,啥都敢说,啥都敢批评,好像自己很懂的样子。无知很正常,谁也不是生而知之,但如果知道自己无知却不懂得谨小慎微,什么都敢说,也不尊重比他厉害的人,这样的人其实是把自己锁死在了无知的牢笼里,这样的朋友也不值得结交。

第三种人看上去忠厚却不守信用的人。给人忠厚的感觉,但做事却不讲信用,这种人的危害更大。

我妻子之前所在的公司有个职员,平日在公司里特别活跃,看上去也特别开朗,为人处事也不错,大家对她的印象不错,也挺信任她,公司里大大小小的拼团采购都让她来张罗。不过她有个毛病就是喜欢打麻将和买奢侈品,而且还借钱买奢侈品,不过她每次借钱都能按时还钱,所以大家也就没什么怨言。

我妻子也借过钱给她,虽然每次都按时还,但直觉告诉我,还是不靠谱。因为她的工资有限,而一个奢侈品就相当于她好几个月的工资,尽管听说她自己有个小店在经营,但为什么她不把钱用于自己的事业而要去追求物质享受呢?

后来妻子离开公司后,那位职员又向我妻子借钱,我让妻子直接拒绝了,结果一年后就听说出事了,那位职员向公司里的其他职员借了一圈后就跑路了,还有几笔拼团的费也被圈走了,大家这才恍然大悟报了警,但已经找不到人了。

所以交朋友一定要慎重,听老夫子的话没错。

⚒三、学以致用

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就看他是否表里如一就可以了,如果一个人跟你称兄道弟,但当你向他借钱时他又推三阻四,这种人最好就别结交,因为表里不一。

还可以观察他对待周围陌生人的态度和言语,就像孔子说的,你的品性是藏不住的。公司有个职员我们平常一起吃饭,但我跟他也就只是同事关系,不会发展到朋友关系。因为有一次中午一起吃饭遇见办公楼下有维权民工,他说:“保安就应该把这些刁民直接带走”,“维权也没用”这类的,言语中充满轻蔑。虽然可能是句玩笑话,但也能反应这个人的品性怎么样了。对于弱势群体,我们帮不上忙也就罢了,但至少不应该落进下石吧。

所以这些人只能当做同事,并不能进阶到朋友一层。就我个人经历来说,年纪越大,似乎对朋友这个身份的限制条件就越多,以至于身边没几个朋友。但我相信德不孤,必有邻,只要修的是自己的身,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相关文章

  • 【交友原则篇2】—— 察其所安:如何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

    2020·9.13第11次作业——六六【2292】 课程:【交友原则篇2】—— 察其所安:如何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交...

  • 读书/如何判断一个人,王蒙《送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

    孔子:如何判断一个人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解读: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既要...

  • 2020-12-22

    论语交友篇2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是孔子比较得意的状况,怎样看一个人的好...

  • 察其所安,谨慎交友

    【必做】学有所得 001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

  • 论语作业打卡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看一个人值不得交往,夫子说:看一个人做事的方法,做事的动机...

  •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书笔记16——《为政》07

    孔子观察人谈原则。 “视其所以”——看他的目的是什么。 “观其所由”——知道他的来源动机。 “察其所安”——看他平...

  • 远离矫情的人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 这是教我们判断一个人应该着重看的几个方面,这个人的底...

  • 为政篇2.10|人心难测,但孔子告诉你可以这样测

    为政篇2.10 原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

  • 2018-01-28

    如何看透一个人? 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陈昌文解读 所以,所由...

  • 有形形色色的种类

    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判断一个人的工作性质,要了解他的动机,观察他做事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交友原则篇2】—— 察其所安:如何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hq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