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了快2个月了,中间一天都没有断过,不敢断,因为怕像出轨一样,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害怕。
但是也逐渐感觉到了吃力,写不出来卡片了,每天依旧在看书,但是要么是看完觉得很好,然后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感思行该如何写下去。要么是有些内容不太适合写卡片。
今天下班回到家,坐在电脑面前,我对自己说,绝对不能再拖到10点开开始动笔,每天都玩刺激游戏。先写完日更再去干其他的事情吧。
然后一个小时过去了,书架上的书换了一本又一本,完全没有找到可以写的内容,烦躁不堪。
内心OS:次奥,老子还要那么多事情在做呀,赶快把这件事情解决好不好~ 摔桌子的心都有了。
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变化,我开始坐下来,冷静分析问题。
① 是我这样?还是大家都这样?
据我知道的几个日更的朋友中,其实大家都有存在写不下去,感觉自己被掏空,不知道写什么,最后拖到很晚才开始写的现象。(嗯,知道大家都过的不太好,我终于有点欣慰了,笑~)
②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理想中的我,应该是给我1小时,半小时看书,然后立马掏出笔记本来码字半小时,码完立马干其他的事。而现实是,有泉思急涌的时候,也有挤牙膏都挤不出来的时候。
我觉得我“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当我没有这样做到的时候,我就会觉得愤怒与沮丧。
接受这种周期的存在,尽量往后尽量给自己空出更多的时候吧。
③创造“好的记忆”很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性的一面,和感性的一面。就像是象与骑象人。
当我在做这件事情感到痛苦的时候,就会留下很多痛苦的回忆,当痛苦的记忆越多,我们就需要调动更多的理性,去逼迫自己去做这件事。
当我们在做这件事感到愉悦的时候,感性的那一面就倾向于去做这件事,然后慢慢的形成一种习惯,需要的自控力也就会越少。
④如果……就……
如果……就……的句式是陈海贤老师在专栏里提到的,治疗拖延症的“大脑黑客”句式。
比如说,当我今天写不下去,但是又不得不立马写的时候。我就用这个句式造句。
如果我写不下去了,就可以换本书看一看。
如果我写不下去了,就可以试试写写小日记小感悟什么的。
如果我写不下去了,就不要对自己要求那么高,可以先完成再完美。
嗯…… 于是,今天的文写完了。可以愉快的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