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朋友送来的两本样书,有点小意外,小惊喜。我一向是只管领稿费,不太在意样书,因为都是些为稻粱谋的东西,不值得敝帚自珍,更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是一年前帮她编写的两本读本,整套书的精神就是“忠”,当然是现代意义上的“忠”。
![](https://img.haomeiwen.com/i5137343/b6f70c4a66b21d7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137343/7ebec704e7fcd4bc.jpg)
对于“忠”,很多人抱有误解,因为从历史来看,“忠”很容易被曲解,被利用,很容易联想到愚忠、死忠、忠君等。但其实这并非“忠”的原意。
“忠”的原意,比起忠于某个人、某个集体,具有更普世的价值。
《说文》云:“尽心曰忠。”是对事而言。
马融《忠经》云:“忠者,中也。至公无私,不正其心,而私于事,则与忠反也。”“忠”为公正无私。
又云:“忠也者,一其心之谓矣。……是故一于其身,忠之始也,一于其家,忠之中也;一于其国,忠之终也;道行自渐,忠之大焉。”又与《说文》仿佛。
尽心、一心、中正、无私,这样的精神,今日仍具有价值。
![](https://img.haomeiwen.com/i5137343/f83ff5e375fba60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137343/f137ee33702d728a.jpg)
《忠为大道》一书里,我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力加了一些思辨的私货,让思考的光亮照进刻板的教育体制内。
聊记数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