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弟弟,你的碗都快跑到外婆家了,快点把手扶着碗。”
今天吃饭的时候,小表弟一只手拿着筷子吃饭,一只手扶着桌子,然后碗越吃越偏移,阿姨就说到:“小弟弟,你的碗都快跑到外婆家了,快点把手扶着碗。”
还记得我小时候因为吃饭没扶碗,我爸爸直接拿起筷子敲我的手,然后说“手哪里去了,断了吗不扶碗?”如果我再不听教,直接一顿“竹笋炒肉丝”。但是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理解为什么,后来我就直接问爸爸,爸爸说“手不扶碗穷一世,你想一辈子当乞丐吗?”。
在爸爸长期“慈爱”的教导下,以至于我现在看见饭桌上如果有人手没有扶碗,就恨不得抓起他的手扶在碗上。
二
在某一期的“火星情报局中”,主持人汪涵说他们家的餐厅挂着一副“碗净福至”的匾。解释道说“就是把碗吃干净了,福气才能够放进去”,意在教导小沐沐要惜福。
小时候经常饭吃到一半就想跑出去玩,妈妈就会说“快点吃完,不要浪费粮食,你看看电视里那些山区的小朋友都没饭吃了”。
小学学习“悯农”时候,老师说我们现在吃的每一粒饭,都是通过农民伯伯在大太阳下辛苦劳动换来的,每一粒都有农民伯伯的汗水,不可以浪费。而且现在很多的食堂里都挂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提醒大家不要浪费食物。
三
“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中,爸爸们出海打鱼满载而归,晚上邀请村里的爷爷奶奶一起享用,在没有人开动前,王诗龄乖巧的为每个爷爷奶奶夹好一只虾,聚会开始后,爸爸们首先先向爷爷奶奶敬酒表示感谢,Cindy贴心的帮爷爷奶奶剥虾。
小时候,我们也是经常被教导说要尊老爱幼,吃饭时,一定要等爷爷奶奶上桌,而且要劝爷爷奶奶先吃,如果遇到节日,要主动先敬爷爷奶奶一杯。
四
当我们吃饭的时候,有时候会不会有事起开一下,或者拿个东西?这时候,你的筷子是一个什么状态呢?平放在碗上还是直插入饭里呢?如果是后者,那么恭喜你,成功领取一份“爱的教育”。
在古代的汉族祭祀中,人们通常将筷子插入碗中来祭奠死者。这一做法直到今天在很多地方依旧流行,所以这是相当不吉利的。
五
唐伯虎点秋香里那段周星驰敲碗打架子鼓,上演即兴说唱,堪称经典。但是在现实中,尤其吃饭的时候来模仿,指定又是一顿挨批。
古代乞丐常用的乞讨动作就是用筷子敲击碗,所以拿筷子敲击碗是是令人忌讳的行为,大人们认为这样会把家里的好运气敲走,日子会越过越穷。所以小时候,当我们用筷子敲碗的话,必定会被大人们教训的。
六
南怀瑾曾说过:脚不要抖,这个习气要戒掉,不戒掉会倒霉,运气不佳。
以前放暑假回农村外婆家,如果吃饭或坐着聊天时候抖腿,外婆就是用手轻打我的膝盖说到“男抖穷,女抖贱,站有站相,做要有坐相,都不要抖腿,这样很难看,没礼貌”。那时候小,不理解为什么在家也要这么讲究,长大后开始渐渐懂得了。
俗话说:酒桌看酒品,饭桌看人品。通过吃饭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就可以看出这个人值不值得深交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从小细节看出大智慧,正是这样简单的事情更能呈现出一个人的人品教养。回头想想,当我们与客户谈生意时,和对方家长见面时,跟同事朋友联络感情、叙旧的时候,都是从吃饭开始,一顿饭的时间,我们就会大概了解对方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了。
自古以来中国都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希望我们可以在文明进步的同时,也能继续将这种“餐桌法则”传承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