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要“赢了孩子”还是要“赢得孩子”?人们通常用控制、惩罚,迫使孩子屈服来“赢了”孩子,而不是维护孩子的尊严,相信可以跟孩子合作来“赢得”孩子。“赢了”孩子让孩子成为失败者,导致孩子反叛或盲从,“赢得”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彼此尊重。
今天刚和朋友讨论了这个问题。觉得自己身边的那些父母角色、老师角色、爷爷奶奶角色,都会很经常通过惩罚或者是大声吼叫或者体罚,令小朋友达到自己想要的某种结果,比如安静、写作业、认真……原来这就是书籍当中所说的,赢了孩子。
通过惩罚、吼叫、体罚来让孩子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就像揠苗助长,能够马上立竿见影,所以家长们更愿意采取简单粗暴直接有效的办法。而来往往有效正确的方法,是最需要耐心时间。需要做到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认同或宽恕,只是理解,最好告诉他你也有类似经历。告诉孩子你的感受。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以上过程的根本。当孩子觉得被理解了,就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就是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获得自尊。否则,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