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毕业、工作稳定、有房有车、有颜有闲,可惜了,一把年纪,没对象没孩子。”提起我,总有些热心的老阿姨摇摇头,背地里叹气,“看起来优秀有什么用,还不是只表面光鲜,回家一个人孤单可怜没人爱。”我所拥有的那些,不过是运气好,我这样解释。旁人以为我谦虚,而我是真的这么想。而孤家寡人,是我追求无条件的爱与接纳的结果,很作死的需求。
前阵子,听一堂心理课,老师让我们罗列自己值得称道的优点和不喜欢自己的缺点,各10个以上,尽量多写。我在缺点那里列满了各种恶毒的词语和状态,而优点那一栏,我有些懵,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能拿得出手的优点,我搜肠刮肚,却想不出来。
作为一个唯心的人,在唯物的世界里生活,我更想要追求内心的强大与平和。作为一枚理工科伪学霸,我习惯为别人给我贴的每个印象标签去追根溯源和寻求证明。结果,人们看到的那么些我的好,都成为我厌恶自己的证明。为了让自己值得他人的爱与尊重,我变成他们想要看到的模样,而真实的自我,其实是个差劲的家伙。
别人说我人品好、脾气好。人品好这点我接受,不会害人就算数,但这是生而为人最基本的要求,谈不上优点。脾气好?我心虚,我只是不擅与人争,脑子转得不够快。别人怼我,我脑子短路,反应速度跟不上。而且我怂,生怕得罪人,总是追求表面上的和平,心里惊涛骇浪只能生生压下去,很少表现出来。与我亲近的人,说不好哪一天,便成为我情绪倾泻的受害者,伤了亲人朋友,也虐了自己。
别人说我生活独立、聪明。生活独立,那是没得依赖,修灯刷墙的粗活只能自己来,无奈而已。饭也不会做,家里没点烟火气,跟那些心灵手巧的姑娘相比,我更像是个粗糙的汉子。聪明……么?我真希望别人说得对。名校经历成为别人评论我聪明的主要论据,而我不过是擅长应试而已。我学不会聪明人的跳跃式思维,只会笨笨的一步步学习新东西。阅读力理解力也不如人,很多事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才能收获一点点。
这时不了解我的人可能会说我努力,可惜并不是,我懒、浮躁,想一蹴而就,喜欢一劳永逸,或者不劳而获。我羡慕那些执行力强的人们,也常常被这样的人吸引。执行力,除了要勤,还需要胆识和果断。这些,我都做不到。我是纠结犹豫的性子,考虑任何事情都相当谨慎,瞻前顾后,总是眼睁睁看着机会从我面前溜走,而不敢伸手抓住它们。
我挣扎着想变得优秀,想变得无所不能,刻意的努力和懒惰的天性时时打架。我从小的教养方式,便是高标准严要求,做错事会挨骂,做好了也许会得到父母的夸赞,可惜表扬的话之后通常会接着一个但是,就像加了一个巴掌扇过来。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得不到父母全然的认可。当优秀达到10分时,才配得到肯定,至少不会被批评。足够的优秀,才能匹配爱与接纳。这种观念或许不妥,但根深蒂固。
我想要变得优秀,想要配得上他人的尊重与接纳,而目前的我,却连自己都嫌弃,如何期待他人的爱与接纳?可是,如果他人因为我的优秀而爱我,似乎又算不得无条件的接纳,瞧我这该死的逻辑!我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死循环里,内耗使我时常感觉到疲惫,每走一步都变得更困难。
看了些心理学的文字,我想学着与自己和解,也许这样才能让这个不堪的我离幸福更近一点。金韵蓉的《先斟满自己的杯子》,让我们先达到自我满意的状态,再期待幸福和圆满。我想她说的不仅仅是优秀,还有自我接纳,哪怕没有他人的认可和陪伴,也可以体会到幸福与美好。漫漫长路,我刚抬脚,不知道离幸福还有多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