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将近20天没有写过一点东西了。
可回头看一看自己也并没有到了那种忙到团团转而无法腾出时间写东西的地步。
只是没有那种特别想写的欲望。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对我来说,写作是一种梳理——梳理近日的思绪,并尽可能连贯地、符合逻辑地表达想法。
写作的时候我是在进行思考的。当然,看书或者是看电影的时候,我也会思考,但有些时候是游离在外的。因为并不是所有观点都会和你的价值观别无二致,并不是所有内容都会和你的灵魂相契合。
而写东西的时候,我是身处自己灵魂深处而进行思考。我完全地剖开自己,掂量心的分量,细数喜怒哀惧,触碰那些微小的情绪变化,然后写一些或许是无聊且不知轻重的“体检报告”。
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没有想写的欲望就是没有思考的欲望,难怪我总觉得最近的几天都过得一团乱麻。我觉得现在的自己仿佛是一根干枯的野草,我需要思考来做水分,以此来滋养我干涸的灵魂。
除却思考与梳理之外,写作能给我带来的另一种快乐便是,记录生活。
可能是我还年轻的缘故,对于时间的流逝,我显得不是那么恐惧。我恐惧的是流逝的时间没有意义。我害怕那些发生过的事情因为不被记得,没有资格成为记忆,然后就此成为不被承认的真空。是记忆赋予时间宝贵的意义。
一天下来,我总会扪心自问——这一天都干了些什么?有没有遇到有趣的事情?有什么收获吗?我时常会害怕自己得不到想要的回答。我害怕自己度过的是庸庸碌碌的一天,我也害怕自己逝去的一天不被记得。
我告诉自己,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恐惧。我们从很小开始就被灌输着“惜时”的观念,对这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一类句子倒背如流。我时至今日才发现我背的这些东西原来都真真正正地扎根在了我的心上,和我血脉相连了。
为了抵抗遗忘,抵抗时间的流动,我常常会记录一些东西。
我忽然意识到,原来我很早就开始了这种记录,但它是无意识且强制的——小时候老师要求的日记。但因为这并不是我自愿写就的,且有糊弄一番好完成任务的成分,我将其自动忽略。
我第一次自主记录生活大概是在初中升高中的那个暑假。当时只是简单的记录。格式大概是几月几日上午下午晚上做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我把这些东西写在一个粉色的本子上,时常拿出来翻翻,里面的小事还历历在目,稚嫩地提醒着我曾经拥有的快乐时光。后来那个本子慢慢被占满,便不被我记得了,也就找不见了。
第二次的尝试是在高中。我会抽出一些时间来记录自己灵光一现的话语或是突然的心情。写到这里我才想起来,原来我从初中时起就做过这种事了。可令我遗憾的是,写满我年少心情的本子很多都找不到了。我用了很多的本子来记录生活,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很多记忆没有了,就连承载记忆的硬件设施都不见了。
我确实该找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去翻箱倒柜找寻一下自己的青春年华。
上了大学以后,我开始将生活记录写在便签上。我翻出6月份的某天的一个记录,大概内容是这样的——“下午去取快递差点中暑,我顶着个太阳伞,太阳伞顶着个大太阳。周围全是能蒸馒头的热空气,一节大学生生涯课上得我汗流不止,深觉自己可能没有未来的生涯了……上着上着课忽见窗外突然黑云压城,可见x市的天气果然变脸速度飞快……天气太热没有食欲,我去超市买了酸奶和面包,回来还差点被风刮走。我倒不要紧,就是心疼我那电闪雷鸣之中差点被挫骨扬灰的遮阳伞……”现在看看我写的东西倒觉得很有趣,其实不过是简单至极的生活,但是写着写着就感觉到充实。
再后来我就找到了简书,在这里我开始写一些稍微正式一点的文章,但我的目的还是记录生活,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并从中获取创作的快乐。
就这样,我像是在观摩一场较量,一场时间与文字的较量。双方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我倒极想做那个得渔翁之利的人。
当然,我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写作者,但我一定会是一个很好的生活体验与记录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