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课堂上讲了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一匹出色的马》。
课文讲了一家人傍晚时分出去散步,走了一半的时候,妹妹忽然不想走了,觉得很累,叫妈妈抱,妈妈说她也累了,妹妹又向爸爸求助,爸爸没有说什么,从路边折下一要细长的柳条,告诉妹妹,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如果累了就骑上它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骑上这匹“马”,蹦蹦跳跳地回到了家。

这是一个非常温馨的,很简单的故事,但其中的道理却让人回味无穷。
课上,我们梳理了课文内容以后,我引导孩子们思考:妹妹是真的骑了马回家的吗?还是自己走回去的,那为什么后来她自己走回去那么开心,一点也不累呢?
其实二年级的孩子还说不太清楚。
孩子们说了因为妹妹觉得自己是在骑马,很好玩,所以很高兴地回家了。
是的,这件事里,我们可以看出让孩子快乐接受一件事情的两个有效方法:
一是游戏化。
在这篇课文里,我们看到因为爸爸把走路这件事,稍加变通,变成了骑马这样的游戏,让妹妹觉得很好玩,所以妹妹虽然之前说到很累了,走不动了,可是当妹妹觉得有了一支柳条的走路后就不再是平常的走路了,而是一种游戏了,所以妹妹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游戏,并且快乐的参与,并且完成得很好!
所以,很多时间我们在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中,家长要学会变通。其实小孩子还是有小孩子的天性,喜欢游戏喜欢快乐!家长要善于抓住这样的特点,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进行一些变通,让孩子有不一样的感受。
比如这篇课文中,如果爸爸也说他很累了,不能抱她,结果有可能是,妹妹开始耍赖,或者哭泣什么样子的。而爸爸很智慧,给妹妹创设了一个游戏的场景,让妹妹觉得很好玩,也很开心地接受了。

二是换一种想法,会更快乐
妹妹还是自己走了那么多的路回去了,但她并没有感到痛苦,而且还走得非常快
那妹妹是怎么变化的呢?
她是觉得自己在骑马,而不是在走路。
但这是真的吗?
不是的,只是妹妹想像的。
所以,我们在做一些不喜欢或有困难的事情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想像让事情变得快乐!
比如,有的小朋友总是觉得做作业很痛苦。
你觉得他痛苦,他一定痛苦。
那我们可以怎样去想呢?
在课堂上,我针对小孩子都争强好胜的特点,引导他们想像,每一次的作业都是一场激烈的战争。
你就是一位将军,你的笔,你的本子,你的时间都是你的将领或士兵,你要指挥他们,又快又好地打赢一场又一场地战役。
当我们在课堂上聊到这里的时候,孩子都兴奋了,各自表达着做为一位将军的自豪。
下午的作业大家也做得特别积极。
每做完一样作业,孩子们总会很兴奋地说,“我又打赢了一场战争啦!”
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我真高兴呢!
让孩子感觉到学习的快乐是孩子喜欢学习的内在动力!
所以,孩子需要表扬,需要成就感,需要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老师或父母在引导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孩子去关注自己的成就,去发现学习的快乐,去体验自己的进步!
很多时候,我们换一种想法,动用想象的力量,也许一切会变得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