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改变人生际遇的计谋形成

改变人生际遇的计谋形成

作者: 冯俊龙 | 来源:发表于2022-03-25 00:00 被阅读0次

曾国藩署任两江总督前,咸丰帝前的红人肃顺给湖北巡抚胡林翼写了一封密信。信中对正在前线与太平军作战的曾国藩、胡林翼等的职务作了详细安排,保奏曾国藩为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江南军务。此时距曾国藩丁父忧夺情出山不到两年,获取如此职权,实是曾国藩梦寐以求。

肃顺是镶蓝旗人,皇室宗亲,志大才高,精明能干。辅助朝政给力,被咸丰帝倚为心腹,授侍卫内大臣,“行在事一以委之”,“上三旗包衣之政令与宫禁之治,凡府属吏、户、礼、兵、刑、工之事皆掌焉”,肃顺差不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煊赫于朝廷。

不过,肃顺自恃有才,又年轻气盛,难免不飞扬跋扈,在朝中得罪了很多人。曾国藩后来对肃顺的评价是:“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近世如陆、何、肃、陈亦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终。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意思是指肃顺恃才放旷,刚愎自用,难免不祸延自身。

在京师为官,遭遇的种种难堪;训练湘勇与太平军作战,再被官绅及咸丰帝的数番羞辱,曾国藩已经深谙官场险恶,深刻反思,不断检讨,一直临渊履薄。如今肃顺炙手可热,利用汉人保满清天下,在你争我夺的权力场中树敌太多,一朝失势,则危无可救。据说咸丰帝身体羸弱,且不自律,假如不幸驾崩,肃顺靠山倾倒,彼时更有可能命悬一线。

率军打仗,靠军功加官进爵,是为了争取更多话语权,更好地为朝廷服务,而不是卷入权斗之中。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肃顺要胡林翼转自己的密信,看过就看过,心知肚明,但不可与他有片言只语的牵绊。打定主意,曾国藩与有知遇之恩的肃顺,只是例行明面上的公事往来。

果不其然,咸丰帝驾崩,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废除咸丰帝遗命的顾命八大臣势力,将肃顺捕杀、抄家。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在垮台的肃顺家里搜出不少书信,唯一没有曾国藩的字迹。这让太后放心不少。很快,朝廷授曾国藩协办大学士,让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并浙江全身军务,所有四省巡抚提督以下各官悉归节制。浙江军务,也由杭瑞将军瑞昌帮办。其时正是攻打“天京”的关键时刻,曾国藩可以调动江南四省资源,集中力量投入战斗,非常及时。而且,有清以来,汉大臣总辖江南四省,驻防将军成为总督助手,实为罕见。

曾国藩不是未卜先知,而是熟读儒家经典,并且将其精髓运用自如的结果。肃顺权倾朝野而不知收敛,广交重臣却毫无顾忌,在与太后争权时百密一疏,轻易放太后和小皇帝提前回京,为政变做好了准备。看来“满招损”的道理适用于任何时代的任何人。曾国藩能够未雨绸缪,是他在经历坎坷之后,人生际遇改变带来情商飞跃的实际表现。

左宗棠如果知道他飞踢永州总兵樊燮那一脚,会导致自己差点丢掉脑袋,他也不一定不会抬起腿来。因为,只小曾国藩一岁的左宗棠,不但没有曾国藩“儒缓”的性格,而且也不想像曾国藩那样修身养性。

进士不第,是左宗棠一生的遗憾。年过花甲,左宗棠要率军西征,但想到自己的举人身份,竟然想委军不顾,去京师考试,慈禧太后不得不赐他进士之名分。正是让左宗棠如鲠在喉的进士身份,使他抬脚“惊天一踢”。

再说永州总兵樊燮,如果知道满腹经纶的左师爷计较“师爷”身份,想来他也不会去惹左骡子(左宗棠性耿且烈,酷似骡子)生气。在这场因为官场礼仪之争中,最后获胜的要算左宗棠。樊燮虽然因此培养出来一个中了进士的儿子,自己却革职丢官,实在不划算。

不是今天看来左宗棠教训深刻,其实在当时左宗棠已经吸取了教训。在奔往京师的路上,年近半百的左宗棠“四顾茫茫”,想想功名未成,竟然还性命攸关,不但不心甘,可能还心碎血滴。要不是郭嵩焘、潘祖荫、曾国藩、胡林翼等极力营救,接咸丰帝上谕“果有不法情事,即可就地正法。”的官文,可能一刀就会割下左宗棠的项上人头。在胡林翼的英山军营、曾国藩的宿松大营,左宗棠分别作客了20多天。看看昔日同乡好友,今日都荣登朝廷官位,带兵打仗建立军功。左宗棠再不提科举入仕,只想“带兵一队,冲锋陷阵,以死报国”。

当然,刚烈狂放的左宗棠,尽管内心翻江倒海,但表面还是镇定自若。不管是在湖北英山,还是在安徽宿松,左宗棠依然高谈阔论,替朝廷运筹帷幄,给曾、胡等湘军高级军事将领出谋划策。随时可能人头落地,但仍然处变不惊,这在左宗棠的人生过往里,曾经出现过,将来还会有。

还在醴陵渌江书院教书,两江陶澍顺道回乡祭祖,醴陵知县请左宗棠去见陶澍。普通人求之不得,但左宗棠却拒之不往。“我教我的书,他任他的总督,两不相干,我为什么要去见他?”左宗棠不但狂放,而且孤傲。陶澍早知道左宗棠之名,于是亲往书院。看见左宗棠正在提笔写字,陶澍悄悄接过书童手中提的灯笼,亲自为左宗棠照明。左宗棠写毕,忽然看见提灯人换成了两江总督,赶忙行礼。抬起的手却不小心扯断了陶澍胸前挂着的朝珠,众人大惊失色,毕竟朝珠是官员等级尊严标志。但左宗棠不慌不忙,弯腰边捡珠子,边与陶澍从容对话。陶澍也不责怪,与左宗棠“纵古论今”,秉烛夜谈,“目为奇才”,甚至定下儿女姻亲。

任何时候都能保持镇定自若,不但是自信冷静的天性使然,而且要有日积月累的阅历积淀。默默无闻时的点滴累积,到了人生转折时就会成为至关重要的别样珍宝。

天津教案发生之时,在陕西协助左宗棠平叛回乱的李鸿章,眼看左宗棠在甘肃取得金积堡战役胜利,自己意欲控制左所率楚军的想法落空,正想抽身,朝廷急命李鸿章率军东进。

李鸿章和曾国藩师徒联系密切,情深义厚,老师倾囊相授,学生不但认真学习,还经常让老师给自己扫除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在李鸿章东进途中,两江总督马心怡突然遇刺身亡,陷在天津教案里的曾国藩调补两江总督,李鸿章补授直隶总督,接手天津教案。李鸿章一生几乎都在曾国藩的庇护下,不断成长,屡建功勋。这次接手天津教案,应该是李鸿章通过接替老师曾国藩担纲剿捻,彻底接替曾国藩在军事上的威望之后,将在外交上走上领导地位的隆重开始。

处理天津教案的关键,还是李鸿章惯用的“打痞子腔”。但“打痞子腔”,也需要一定基础,让洋人、朝廷、百姓心理平衡。洋人不承认虐杀婴童,要清国严惩杀人凶手;朝廷既要面子,更惧怕洋人的坚船利炮;老百姓最终目的是要将洋人赶出中国。如果要让事件取得完好结果,那只有将凶手绳之以法。此事最终要拿老百姓开刀,但如果把控不好,轻则名誉扫地,重则激起民变。说到底,不惩办凶手洋人那里不能交待,惩办凶手老百姓这里没法交待,朝廷高高在上,先要曾国藩去“灭火”,后又寄望于李鸿章。

李鸿章深知天津之行,稍有不慎,就将惹火烧身,甚至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他对老师曾国藩了如指掌,于是滞留保定,一边给朝廷上奏,说是“直豫晋交界处间有游勇滋扰教堂,陕甘土匪有可能回窜”,“暂驻保定布置后路”,一边给老师曾国藩写信,说“津案拿犯一节,实为题中要义,乃三辅绅民与都中士大夫群以为怪。鸿章冒暑远行,莅省后委顿异常,不得不略为休息,兼以初政即犯众恶,嗣后诸难设施。尊处能将凶犯议抵,依限议结,计鸿章到津接替,此外未了各事,必为一力担承。”意思是要老师替他“恶人做到底”,将凶手缉拿归案,其余的事情我来办。

曾国藩何尝不知道“凶手到案”,事情也就算大概了结?李鸿章虽然平日里和自己珠联璧合,也为自己出过很多主意,但天津教案事件,天下皆知,缉拿凶手,随后再赔巨款,“外惭清议,内疚神明”几成定局。此时曾国藩大可借赴任两江总督,摆脱毁誉一生的难题。但对学生李鸿章的爱护和提携,曾国藩心甘情愿做那粉身碎骨的奠基石,让李鸿章踩着自己的身体,爬上扶持大清帝国的高位,也算自己的事业有了后继之人。

李鸿章能够在任何事情上冷眼旁观,细究原委之后作出利于自己的处置方案,可以说到了分寸必争的地步。只不过他对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方式,像对他倚重有加的老师,完全可以直言相告,而对其他的人和事,要么软言哀告,要么强硬严斥。

用脑做事与用心做人,像是经纬交织。只有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再运用解决问题的技巧,完美地解决问题,人生才有可能获取成功。在充满各种变幻的人生际遇中,挫折和机遇并存,只有智商和情商兼备的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与日俱增。晚清三杰曾、左、李就是在烽烟四起、尔虞我诈中积聚了成功的资本,形成了不同的计议谋略。

相关文章

  • 改变人生际遇的计谋形成

    曾国藩署任两江总督前,咸丰帝前的红人肃顺给湖北巡抚胡林翼写了一封密信。信中对正在前线与太平军作战的曾国藩、胡林翼等...

  • 圈子决定际遇 际遇改变人生

    01 9月6日晚,【雨滴种草场】组办方邀请了写作大咖@妖胖儿老师坐客雨滴种草场微信群,为草籽们分享《自媒体小白如何...

  • 人生即念头

    人的念头会形成语言与行为,而语言与行为最终又会导致人生际遇与命运的形成,可以说,念头就是每个人的人生与世界。念头...

  • 人生的际遇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日本老人,今年68岁,他身边所有的亲人都去世了。目前,他自己一...

  • 《人生的际遇》

    《人生的际遇》 站在过街天桥上 望着车水马龙的街道与行色匆匆的赶路人 或是喧嚣或是寂静的世界似乎都与我无关 热闹是...

  • 人生的际遇

    在我们的人生中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改变,然而,这些改变才是永恒的不变,比如我们在小时候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纯洁美好的...

  • 人生的际遇

    人生中,很多事,多是机缘巧合,不知是必然中的偶然还是偶然中的必然,总之,就那么发生着。 ...

  • 人生际遇

    他背着那个跟随他很久的背包,转过身 缓缓走进人海里, 没有一丝丝的犹豫 你想叫住他 张了张嘴 生生咽下了 眼泪不争...

  • 人生际遇

    有些人匆忙擦身而过 或许惊鸿一瞥 就是永远的焦点 定格那一瞬间 不急不躁 不慌不忙 转身只有背影 有些人短暂相交 ...

  • 人生际遇

    你永远不知道你得前一辈跟你所遇见的现在的同龄人有怎样的关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变人生际遇的计谋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pn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