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现在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网络、计算机时刻围绕着我们。而这些都是怎么出现的呢?又是如何发展而来的?这一切要归功于几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变化。
18世纪60年代以前,英国经历了圈地运动,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贵族通过暴力将农民从土地赶走,强占农民分地和共有地,剥夺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身份自由的劳动力,海外的三角贸易提供了大量资本,同时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蓬勃发展的工厂手工业,培养了大量的拥有实际经验的熟练工人。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还是无法满足不断扩大市场需要。这一切都在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中发生了变化。
一脚踢出来的工业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殖民统治,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工场手工业不断的发展,但仍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这种环境下诞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1733年,英国钟表匠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织布的效率,从此人们希望加速棉纱的供应速度以保证更多的纺织品生产。
英国殖民印度,印度生产棉纺织品热销一时,引发英国本土的棉纺业繁荣。面纱供不应求,织布需要棉纱,却还是依赖众多家庭手工业的纺车慢慢纺出来。棉纱一时供不应求,价格高昂。
而在1764年的一天,英国兰开郡的一名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改变了历史。他回家开门撞倒了妻子的纺纱机,当他弯腰试图扶正纺纱机的时候,发现倒下的纺纱机还在转。只不过原来横的纱锭变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如果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一个纺轮带动。岂不是效率可以提高几倍?第二天,他验证了自己的想
法,竖着放了8个纱锭,一下效率提升了8倍。并用女儿的名字为新纺纱机命名,这就是珍妮纺纱机。
珍妮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面纱产量。使棉纱的价格下跌。那些没有使用珍妮机的工人产量低,棉纱卖不出好价钱,收入降低。他们把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哈格里夫斯。这天晚上,正当哈格里夫斯夫妇谈论珍妮机带来的财富时。棉纱工人们怒气冲冲闯进家里,将房子里的珍妮机通通捣毁。“你制作的害人机器都见鬼去吧!”,甚至有人放了火,烧毁了哈格里夫斯的房子并将夫妇二人赶出兰开郡的小镇。这对夫妇流落街头,但是不断的改进珍妮机。
1770年,这对夫妇获得了专利。1784年的珍妮机已经可以有80个纱锭,4年后的英国珍妮机已经达到2万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