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
下午突然接到了大学同学的电话,邀请我出来喝个茶,刚好娃儿被老公带走了,于是我欣然赴约。
原本话题是关于孩子升学的,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教育体制,进而又聊到了企业管理,越聊越投机,我发现自己和老同学之间的很多理念有着共通之处。
他在一家外企做COACH,同时开了一家西餐厅,虽然他没有接触过NLP,但是管理的理念几乎完全来源于此。他跟我分享了几个管理方面的案例,我感觉特别有借鉴意义:
第一个案例: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出现瓶颈或者问题时,不管对方做的多差劲,他都会先找出两三个值得肯定的地方给予肯定(并且是针对具体事件的肯定),随后问对方:您觉得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的呢?——NLP沟通技巧中的三回应一建议,并且不是直接建议,而是启发式提问。
第二个案例:对于绩效的把控,一般公司会采用红、绿来代表未达到、达到,如果多个绩效指标提前同时为绿,则说明目标定的偏低,就需要调整一下目标。——目标管理的重要性。
第三个案例:星巴克的餐椅设置有玄机,大部分的餐椅都不太符合人体工学,一般坐上几个小时就会不舒服,所以很少有人会在餐厅泡一天喝咖啡,而靠里面比较显眼的位置是比较舒适的,是为了有人可以较长时间坐着,外面的人一进来会感觉餐厅有人气。——行为主义心理学无处不在。
第四个案例:他的店里有个老客户,每周都来两三次,后来就流失了,原因是有一天,那个客户带了几个女孩过来吃牛排,中途说牛排不好要换,服务员过来换牛排的时候说了一句:“我们的牛排没问题。”当时旁边几个小姑娘也说:“我们吃了也觉得没问题。”然后那个客户立马脸色不好看了。然后我同学就问那个服务员:“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呢?下次如何做。”服务员说:“问题在于让顾客丢面子了。下次要说,是我们的问题,我们给你换。”我同学说:“如果承认说是我们的问题,也会让声誉受损,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客气地换了,不争对错。”——沟通的目的在于效果,而不在于对错。
第五个案例:合伙人提出更换餐厅的进货渠道,使用更便宜实惠的食材,可以赚更多的钱。当时我同学就问了一句话:“我们餐厅的价值观是什么呢?这个决策是否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通过这两个问题,自然就否决了这个提议,而且让合伙人心服口服。——决策时首先要看是否符合企业的价值观体系。
此外,我和我的老同学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每天写思想笔记,当然我没有他那么厉害,我只写了两年,而他从大学开始到现在已经写了20年,而且他会把每天生活中学习到的东西都记录下来,这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