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升级版,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可以帮助你认识你自己,改变你自己,以及改善你的家庭关系。
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 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 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音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知道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 每个孩子天然有他们的使命,而若父母想决定孩子的命运,他们就是破坏了孩子的命运。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 “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两个人。如果不懂分离,那么,两个关系亲密的人就会黏在一起,而这是很多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 没有分离,孩子不能成人,没有爱,孩子一样不能长大。
>> 是因为他们将孩子当作了一个“物”,而不是人。他们认为自己有权力去支配这个自己生养的“物”。在这种情况下,无论父母倾注的是善意还是恶意,这个孩子的自主性都不会得到尊重。
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
>> 尽管异性父母如此爱他,但强大的同性父母才是异性父母最好的伴侣,而他不过是个孩子
>> “在一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有优先权”,做父母的切不可为了“爱孩子”而忽略配偶。
>> 孩子乐于看到父母相爱,而不是都到他这里来争夺爱。如果父母相爱,孩子就会安心地去做一个快乐的孩子,而不是把自己妄想成是异性父母的成年配偶,去做一些和他这个年龄段非常不相符的事情。
>> 关系的平衡不在于外在的衡量,而在于内在的情感。
>> 方方的妈妈允许儿子和爸爸来往,而心理医生也让方方懂得,要首先接受自己的爸爸是个酒鬼这个事实,并且明白嗜酒是爸爸的事,他不用去管,但他能管自己。等方方真正领悟到这一点后,他就自然而然地不再嗜酒了。
>> 只有当男孩受到父亲的影响,女孩受到母亲的影响时,这种均衡的关系才可能形成。在现实生活中你可以注意到:受父亲影响的儿子,比起单纯眷恋母亲的儿子来说,会更加尊重、疼爱母亲。同样道理,当一个女儿抛开她对父亲的眷恋,回到母亲身边时,她并没有失去父亲,她的父亲也没有失去她,反而她会更尊重父亲,更爱父亲。”
>> 男孩归父亲,女孩归母亲,这是3~6岁时的最佳情境
>> “性别角色不只是性与心理,而是意味着整个世界。男孩必须进入男人的世界,女孩必须进入女人的世界。
>> 海灵格将孩子称为“家庭中的救世主”,就是因为孩子天生有一种倾向,要牺牲自己,以平衡父母的关系。
>> 父母关系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而且也是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
>> 如果只试图爱孩子,却不爱配偶,甚至阻止孩子去爱配偶,那你就会发现,无论你怎么努力,无论你的配偶是多么不堪的人,孩子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 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
>> 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限制地给予自己。
>> 包办型溺爱让子女为父母而活
咨询师袁荣亲认为,溺爱是一种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爱。与溺爱相对应的是真爱,真爱是尊重孩子独立的爱,真爱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他不同的成长需要。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
“这是一个挑战,它首先要父母承认一个事实: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我’的附属品,”袁荣亲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所以很多父母选择了偷懒的溺爱。”
袁荣亲总结说,溺爱有两种:包办型的溺爱和纵容型的溺爱。包办型溺爱的父母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孩子不动手就可以得到一切,他们不鼓励甚至不喜欢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 包办型溺爱让子女为父母而活
>> 真爱是尊重孩子独立的爱,真爱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他不同的成长需要。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
>> 不要用爱控制我
>> 在中国,包办型的高度溺爱一般都伴随着一个高要求:好成绩。也就是说,包办型溺爱是交换性的,父母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但孩子要回报一个好的学习成绩。
>>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 就是释放自己的自主冲动,从现在起为自己而活。
>>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在他的著作《父母手记:教育好孩子的101种方法》
>> 看起来,他们做了件爱孩子的好事,但实际上,他们剥夺了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
>> 对于16岁的女孩,她的需要,父母就很难再满足了。父母不能替她学习,不能替她处理班级的人际关系,也不能替她发展创新能力……
>> 原来有太多的问题她不能处理。于是,她陷入无法面对自己的自卑。
>> 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不只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实际上,他们对孩子的真实感受也常视而不见。他们习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却以为那就是孩子的真实感受。他们这样做,会导致孩子严重不信任自己的感觉,令他们不从自己的身上认识自己,而是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中寻找答案。结果就是,他们迷失了自己。
>> 帕萃丝·埃文斯在《不要用爱控制我》
我们在培养孩子过程中,无数次像这位妈妈一样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否认孩子自己的感受。所以,要多书,尤其要未雨绸缪读好书读相关领域的书,先建立系统,有了夯实的底层逻辑,遇事才会更游刃有余。
>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妈妈一直试图否认女儿的感受、女儿的判断,而试图将她自己的判断强加在女儿头上。她这样做,无疑是在告诉女儿,你内心的想法,你自己的选择,你自己的判断,是错的
>> 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妈妈一直试图否认女儿的感受、女儿的判断,而试图将她自己的判断强加在女儿头上。她这样做,无疑是在告诉女儿,你内心的想法,你自己的选择,你自己的判断,是错的
>> 有谁能比我们更清楚自己的感受呢?
>> 其实并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他们不懂得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也并不真正关注孩子的成长需要,甚至都没有兴趣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感觉、真实想法,他们只想把孩子塑造成他们心目中小孩的形象,而这会让真实的孩子丧失自我
>> 对于这样的孩子而言,爱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枷锁,文文的案例证实了这一点。
>> 好像除了孩子自己,别人都知道你是谁,而你自己却不知道你是谁。
>>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他自己的过程,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
>> 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中心的真爱会让孩子成为自爱、爱别人、有鲜明的自我意识、有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创造力的人。
>> 溺爱下长大的孩子缺乏自我,他们只是包办式父母的简陋复制品;要么他们的自我无限膨胀,内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并最终成为别人的噩梦。
>> 孩子感觉到被否定了,但他却无法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因为父母和别人都觉得这是爱。
我们是不是随时在上演类似剧目,以家长自己的体会强加给孩子。
>孩子说,我吃饱了,大人说,你正长身体,多吃点。吃饱的感觉很好,但吃撑的感觉就很不好。
>> 我们整个社会都将溺爱说成爱太多,孩子需要很强的自我才能意识到,他其实是被伤害了。
>> 溺爱是陷阱,实际上,溺爱的父母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它却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而变得仿佛不可指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