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过这样一句话:“随着年纪的增长,朋友变少,其实是一件好事。”
的确,青葱年少,谁身边不是闹哄哄的,同班同学、周围的小伙伴,都曾是亲密的朋友。而成年以后,有些名字虽然在通讯录里,彼此却没有多少交集;有些偶尔聚聚,也未必真的交心。
不是我们变得挑剔,而是我们学会了把那些不合适的人,适时地请出了自己的生命。
记得年轻时的自己是个很喜欢交朋友的人,并且为了展示自己的友善,我会随时随地地回复朋友的信息,哪怕对方说的事根本就不重要。为了啥呢?为了让对方认可自己,为了让对方愿意和自己交朋友。
我觉得,既然算是朋友,就该热情友好真诚一些,千万不能怠慢了对方。
可我渐渐发现,这种热情,最后非但没能让我交到什么知心的朋友,反而让有些人觉得我平时就闲的很,我的时间很廉价。时间久了,消耗掉我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当我把自己的烦恼讲给一位知心姐姐时,姐姐给我讲了她遇到类似情况时是这样做的。
她不再逐一的回复信息,而是开始区别地对待这些信息:那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人,或是她不想回复的内容,她会选择性地忽视;有些让她为难的要求,她思考后刻意晚几个小时再回复;对于那些鲜少照顾她情绪的人,她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回敬。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她的人脉圈子变得清静了不少,留下的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其实是她对自己的朋友圈进行了断舍离。
随后我也按姐姐说的尝试着去调整,微信朋友圈做了断舍离,请岀去的都是消耗我的人,留下的都是我珍惜的人。然后,我从身体到心理轻松了好多。于是想到院长讲的要定期打扫自己心房,我做的断舍离也许正是在清理自己的心房吧。
都说找另一半要擦亮眼睛,交友又何尝不是如此?不必委屈自己,把交友门槛提高一些,把时间和精力留给真正同频的知己。那些让你感到辛苦和疲惫的人际关系,没有必要苦苦去维系。
世界那么大,人那么多,我们没必要刻意把太多人请进我们的生命中。真心和时间那么贵,不用逢人就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