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被管理分为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内部管理是被自己管理,外部管理是被他人管理。
内部管理由两个分支组成,自我要求与自定规则。
自我要求是从目标角度出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这次考试要考进前十名,明天早上七点起床,结果双双失败。这种失败对自我效能感产生消极的认知。既然自己无法管理自己,就用制度约束。
自定制度是自己制定的规则,用来约束自己。这是一个计划导向。每天七点起床,持续一个月。三个月,每天吃早餐。自定制度细分,有些类似于“自我要求”,但区别明显,并重要。
计划导向比目标导向更容易执行,前者是一个过程。每完成一次对于自我是一种自信的增加。当我们想放弃时,前期的成本也会让我们对于放弃这个念头会有更多的考虑。这个时候,准确说,我们已经被严格管控,被造就的计划管控。
外部管理由两个分支组成,他人管理和社会制度管理。
一个群体中,总会出现一个领导者。并非这个领导者比其他被领导者聪明多少,勇敢多少,无私多少。是群体中的其他人,包括这个领导,需要一位领导者。他们出让了自己的部分权利、空间、思想,获得了一种舒坦的生活方式,不用承担精神与肉体的负担,而这是生物属性上的趋利避害。
仅仅依靠领导人的管理是一种原始的管理模式,像远古时期的奴隶部落。这个时期,部落间的冲突还在不断的升级。人的管理,是带有缺陷的管理模式。人的劣根性还是会带给群体不利的因素,部落间的冲突,暴君的诞生,对于群体以及个体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部落间的冲突也是一种交流,随着交流频率的增加,部落间的认知趋于同一,制度的基础奠基成功。开始组建制度,制度最早是对群体的约束,随着文明的开化,帝王将相开始被制度制约。按理制度的制定者应该可以立于制度之外,显然,制定者也有被管理的需求。
世界是多元化的,会有一些异于常人的人出现。他们的自我约束高于人的管理,也高于制度的管理,而让管理被淡化、被消亡。故此有“自律给我自由”一说。但承担自由的前提是承担更多的责任,仅此一点,就令许多人满是抱怨。
防弹可可
2020.3.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