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高铁快速增长的五年。截至2016年末,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逾2.2万公里,比2012年底增长了1.4倍,稳居世界首位。(10月8日 人民日报)
现如今,我国的高速铁路网络越来越发达,总里程更是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里程之和,稳居世界第一。
而我国又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明古迹星罗密布,山川河流纵横交错。在高铁修建的过程中,难免要与这些相遇,甚至“亲密接触”。每当这个时候,留给我们的总有很多选择,是无情破坏还是绕道保留?是斥资保护还是经济节约?这些都考验着我们修建者的坚定决心和对世界遗产的尊重态度。
就像那句话说的那样: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宁舍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经济利益和遗产保护上,我们卓绝的高铁建设者们就敏锐的意识到:宁愿多花钱也要保护好世界遗产,宁愿多绕道也要保住生态和谐,要将世界遗产留给子孙,不能做历史的罪人。
于是我们看到,在西成高铁途经的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菜子坪大熊猫走廊及兰新高铁经过的吐鲁番至哈密段,设计者和建设者们通过深挖隧和高架桥的特殊技术手段,不仅有效的保护了珍稀动物,同时也使沿途的古建筑和文物得到保护。使现代与古老和平共处,让生态与发展自然和谐,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心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曾几何时,我们很多企业还停留在对大自然的无情索取上, 肆意的开山凿矿、无情的掘地挖煤、大量的砍伐森林树木,这些都在利益的驱使下偷偷进行,在良心的蒙昧下恣意猖獗。而在很早,我们的高铁建设者就有这种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宁愿多花3个亿,也要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和重要水源地。这种付出与坚持千金难易,这种责任和担当难能可贵,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同时,保护自然与生态和谐也并非一个企业或一个人的事情,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绿水青山的明天,才能坐在飞速的高铁列车上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姹紫嫣红、鸟语花香、飞瀑倒挂、彩霁萦绕、朱鹮翔飞,共谱美丽传说。(文/薛宝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