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女孩子接触的日常中,会有愉快或者不愉快的经历,有满意或者艰难的事情,孩子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以及我们对孩子的能力和缺陷的认识不足。这些模糊的印象不足,让我们判断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也无法帮助我们总结出究竟是哪些因素在过去影响的孩子的人格发展。
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到很困惑和难以作为,如果我们对孩子很满意,很喜欢他,那么师生之间相处十分融洽。但是当我们和某个孩子相处时遇到了挑战,与孩子的关系就会变得很糟糕。如果我们还是以本能地反应去教育孩子,那么这个孩子是不会改变的,他的缺陷和失败会继续存在。
我的经历是当一个人生气时,他根本不会在乎自己是不是理解孩子。只有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观念,我们才会愿意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为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愤怒、气恼、厌恶的对立情绪,否则任何试图纠正孩子的行为的努力都不会获得很大的成功。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必须对心理学有所了解和掌握,感知孩子的基本需求,了解影响孩子发展的因素以及掌握了解孩子当下目的和动机的客观方法。
我们说理解孩子的发展不仅需要了解他所遇到的刺激和挫折,更重要的是了解他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不论这种反应是生理的、心理的、还是社会方面的。孩子目前表现的行为是他前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是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