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过了雨水节气,就应是细如柳丝的雨了,没想到一进入秦岭,还是满山的雪,白皑皑的,耀眼的很。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喜悦,换了一种心境。一个冬天,八百里秦川到处是霾,很少见雪,没有冬天应有的那种清冷、洁白的感觉,不冷不热,混混沌沌的。
陕西人应该感谢大自然的造化,让我们有了一个秦岭,如果你实在受不了霾,还可以逃进秦岭。秦岭七十二峪,不管你从哪条峪进去,都会还你一个清净的世界。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眼睛一样,守护好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这份礼物。秦岭在陕西,但它不仅属于陕西,更属于全国,它是中国的绿肺。
今年的冬天,对陕西人来说有特殊意义,一股从秦岭刮来的清风,涤荡在三秦大地上,扫霾除尘,要给陕西人一个朗朗的天空。
进入秦岭不久,一面静幽碧绿的湖水就映入眼帘,那是石头河水库,雪山倒映在水中,风景甚美。
我们走的是褒斜古道,路边不少旅游景点。一处火烧滩的村名引起了我们思古幽情,栈道修了烧、烧了又修的反反复复演示了魏蜀间的战战和和,其间的阴谋诡计、是是非非我不能判明,但我知道人民之间来往交流是阻断不了的,谁能想到现在我们可以早上从西安坐高铁去赶成都朋友中午的火锅宴。
过了火烧滩就是鹦鸽镇。听好了,不是鹦哥,也不是莺在歌,而是鹦鸽。是鹦和鸽的合称,还是一个新鸟类?我没有考证,但我感觉这里一定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地方。秦岭深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真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净土,是全省、全国的生态游名县。
再往前走就是桃川镇,往前再走就是五里坡,上到坡顶就是衙岭,蜀魏分界线。桃川不是一个开满桃花的川道,而是逃跑的川道,是“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的地方,所以桃川实为“逃川”,子为父隐,臣为君讳,谁让人家司马懿后来成为西晋的高祖了呢。
桃川有一个很有名的旅游景点,就是青峰峡,已经开发的很成熟,但不是我们户外活动者的理想之地。旁边不远的青峰山是我们今天徒步登山的目的地,人为成份少,比较原生态,又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拔高不大,路程较长,适宜初级驴友攀登。我们离开眉太线由草滩拐进一条水泥小路,来到了一个寂静的小山村——蒿谷堆村,今天我们徒步的出发点。
当地的一名向导带我们登山。徒步登山具有一定的探险性,走的都是人迹罕至的羊鹿路,往往需要提前勘查好路线,做好路标。领队没来过这条线路,而且中间要切过好几道山岭,没有向导是容易迷路的。今天这个向导是个当地山民,经常在驴友心目中的圣地——鳌太线带队,政府把鳌太线禁止后失了业,才揽我们这个活。他就是个当地的活地图,领我们翻越青峰山,对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我们是从青峰山的南麓登山的,很平坦,走进好长一截才慢慢有了登山的感觉,典型的高山草甸。宽阔的河谷,良好的牧场,牛羊都圈在栏里,吃着干草,有一条狼狗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我们。我们小心地通过,一点没有冒犯它的意思。让我们不能理解的是,既然这样厉害,为什么在它面前放了两只羊,一个已经死了,一个正在断气。
虽然冰天雪地,但毕竟春天到了,太阳一出来,雪就化了,脚底下就粘了,路不好走。地只化开个表层,里面还冻着,不时就滑你一下。白天化,晚上冻,一时半会还解不开。
春天刚探了个头,天气一变就缩回去了。只有银芽柳毛茸茸的,远远望去就像开满了白色的小花。这是春的使者,和迎春花一样着急,最先传送春的消息。松鼠也从地底下钻了出来,到处窜着,吱吱的叫着,好像挨家挨户通知动物们春天来啦。
两个多小时,我们就爬到山顶,垭口上风大,天气也变了,雪粒打在脸上,有点冷。我们没敢停,就在向导的带领下,从山的背阴面斜切过去,翻过大小不一的山头,沿着马牙梁向西峰前进。斜切山腰时,坡度太多,根本就没有路,上面一层腐烂的树叶,下面是冻土、石块,稍有不慎就会滑倒,滚下去,好在原始森林,树木多,滚不了老远。
冬天的原始森林是寂寞的,就连松树也成了落叶的。只有白桦、红桦像一对姐妹似的,尽显妖娆。白桦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睁着她那美丽的黑眼睛,等待情人的到来;红桦就像娇媚的新娘,铺开一页页红色的书简,写最美的情书,让风捎给离家漂泊的爱人。
让我们没想到的是,远处看到那皑皑白雪,竟那样厚,一脚踩下去,就是一个深深的脚窝,有些地方快埋到膝盖了。我还没见过那样厚的雪,让我想起了《林海雪原》,好像看到了杨子荣率领他的小分队战士正在大兴安岭雪山急速滑雪追剿流窜的土匪,好像听到了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少剑波那个著名唱段:“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山涧沟凹里的雪最深,不好走。高帮鞋还好点,低帮鞋就灌满了雪,化成雪水,冰凉冰凉的。有些陡坡处就更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会溜下去,飞出老远。我喜欢走这雪路,走进雪里,脚是稳当的,就是滑下沟去,也不疼,就像掉在棉花包袱上。我竟然滑上了瘾,只要能滑的地方都滑,有时竟把前面的人撞到,一撞三响,一串串溜下去。这寂寞了一冬的原始森林里,响起了欢乐的笑声,把山神吓了一跳,惊得乌鸦都飞走了。
欢乐的时间总是这么短,很快就到西峰底下的老母殿。听说这里的老和尚精通医道,治好了国太的背疮。皇上为了还母亲的愿,就派尉迟敬德监工,大造寺院,鼎盛时僧侣近千人。想来着老母殿就是皇上给他妈修的。宫殿旁确有很多遗迹,有旗鼓石,还有石鼓、石钟、石斗、石龙、石虎,还有老母船、老母床、老母梳妆台、老母烧香台,显然是皇家气派。
我们在这里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休息吃饭。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大部分人都拿出干粮,取出热茶,简单午餐,以补充能量为原则,越简单越便捷越好,尽量减少垃圾。
有几块长长圆圆的巨石簇拥在一起,旁边有一块牌子书“溜米石”,皇家的米粒真大。我们在溜米石前集体合影。
我们出了西峰,爬上一个山坡,转过一个弯就到中峰,这里就是古禅寺的位置,一片破败景象,有个老和尚和狗在坚守着,也许庙后释本净法师之墓就是他的师傅,庙后的巨岩上书写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云开锦绣,被漆刷的血红,才给这里增添了一点生气。没有生哪有死、没有实哪有空,万物皆空,先有万物,后有空。唉,秦岭里的寺庙太多了,大部分都是一些没有历史意义的破庙,也使一些确有文化价值的庙宇得不到修复,像青峰寺就值得修复。我以为秦岭的庙宇也值得像拆除违章建筑一样来一次整顿,该建的建,该拆的拆,特别是那些随意搭建的所谓修行场所,一律拆除。
我们还去了北峰,这里一片庙宇。据说那个大佛殿是铁瓦覆盖,我们没有验证。庙后有敲之回音不绝于耳的八宝石和建造精巧的八角塔楼。不过最让我们感兴趣的还是旁边的石门,门的中间画了一个大大的心图,惹得大家去照相。由于时间关系,不能登顶北峰,甚是遗憾。只能站在峰下仰头观望,那巍峨的巨崖矗立在山顶,山涧的云雾飘来,就像白丝带缠在腰上,听说那就是舍身崖。
这里流传着一个为爱情舍身的凄美故事。国太还暗自许了一个女儿英灵公主长大后在此出家修行的愿,谁都不知道。过了几年,长安灞桥蔡生中了状元,唐王拟以英灵公主许配,禀报母亲。国太不允,提及当年许愿之事。恰巧,公主路过,听得此言,暗约蔡生,花园相会,跪拜月老,洒泪相别。唐王闻知,降状元之职;国太听言,送公主入寺。状元辞官,出家青峰禅院,与公主暗自来往。唐王得知大怒,命太子毒死蔡生,不料太子误饮毒酒而亡;和尚谎报蔡生谋反,毒死太子,推卸责任。唐王派兵向青峰寺杀来,蔡生与公主相抱,跳崖而亡。唐王再怒,火烧了青峰寺,掩盖了帝王家丑。
青峰寺因皇家而兴,香火旺盛,也因皇家而灭,归于沉寂,只留下了一堆苔迹斑斑的石碑、石柱、石门、旗墩、石香炉……述说着往日的辉煌。公主墓在东峰,太远了,不然真还应该去祭奠祭奠,为的是她不像王昭君那样去做政治的牺牲品,敢于顶着母后、皇兄的双重压力,追求自己的爱情。还真有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味道。
我们匆匆从林场路撤出,恋恋不舍的回头再望。五峰环状相连,形成一个山巅小盆地,呈莲花形状,古刹就在怀抱中,真是一块佛家净土。
林场路很长,沙石铺就,是徒步的理想路线。只是我们今天有点累,走的还真有点艰难,不过,你换一种心情,不要专注走路,看看周围的风景,也许会好一点。这里是古斜河的上游,沿着山脚婉转流淌,走过一山又一湾。如果你左顾,就会发现山涧里有冰瀑,只是它和秦岭的雪山比起来太不起眼,就偷偷地躲起来;如果你右盼,就会发现河水越来越大,开始像蛇一样在冰下蠕动,后来就把冰雪冲开,愿走的走,不愿走的就留在岸边,竟像一条龙似的,自顾自的昂首而去,飞龙在天。
我也许个愿:愿青峰山的冰雪能净化我们的心灵,愿青峰山的冰雪能涤荡这个世界,愿我们心中还能有那份纯真,愿我们都记住开始那个初心。
都四个愿了,行了,许的多了,就不灵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