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羞于承认自己只读完过红楼的,《西游记》,买过一本上中下三册的书,只读了上册;《三国演义》从来都是断断续续地看,未有看完,去年只是看了整部电视剧,都让我觉得是大工程;《水浒传》,今年我立志读完。
读起来,并不顺畅,这书呈现的是男性群像,推崇的是有勇的、有谋的、身怀绝技的、重义轻利的……,就是女性人物,也是男性化的,如孙二娘、扈三娘等,其他如潘金莲、阎婆惜、潘巧云......,不说也罢。我严重怀疑写作者有厌女症。
先说这鲁提辖,你拳打镇关西是路见不平,救金老父女于水火,赵员外为救你性命,荐你到五台山出家,你缘何不守戒律,在佛殿后撒屎、大醉、打门子、打火工道人,且一而再地大醉,坏了金刚、坍了亭子,还塞狗肉到小和尚嘴里,真真是罪业非轻。
我不觉得鲁智深放浪形骸,我只觉得门子和火工道人无辜、寺庙无辜。
再说这梁山泊旁开店的朱贵,自述以开店为名,专一探听来往客商经过,有财帛的,轻则蒙汗药麻翻,重则登时结果,将精肉片为靶子,肥肉煎油点灯。难道客商都是坏人、杀人点灯便是正途。
朱贵传达林冲入梁山的投名状是:下山杀个人,将头纳献。原文林冲道:这事也不难,林冲便下山去等,只怕没人经过。此刻,杀人便如杀鸡宰羊一样轻描淡写,不需要思虑挣扎。
只不过林冲等了三日,等到了能与他斗三十个回合不分胜负的杨志。如若是一般商贩农夫,可能也就有了投名状。
书中写:晁盖是富户,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这个不论“好歹”,也是不分是非、不论善恶。
阮小五,从小生长在石碣村,打鱼谋生。书中写:阮小五斜戴着一顶破头巾,鬓边插一朵石榴花。杨雄是鬓边爱插翠芙蓉。不想大宋年间间,有男子插花的风雅习俗,真是开眼了。
武松在鸳鸯楼杀死张都监一家十五口人!一人犯罪,丫鬟使女奶娘等等均遭杀戮,直如杀人狂魔一般!
再说这扈三娘刚被梁山一伙杀了全家,转头就能入伙,还和王矮虎成婚。
秦明一边义正辞严:秦明生是大宋人,死为大宋鬼,朝廷又不曾亏了秦明,我如何肯做强人,背反朝廷。梁山用计杀了他妻子小一家,在聚义厅上,见众人如此“相敬相爱”,放心归顺。
当然,书中反常事多得是,不止此例。
“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同做好汉”是梁山好汉的终极理想,书中多次提到。
直到宋江掌舵,聚义厅才改了忠义堂,黄旗上也大书“替天行道”,这是两届领导班子理念的不同、指导思想的不同。
宋江幼学经史,自称文韬武略,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有忠君报国之志,所以他一上任就改旗易帜,一心想的是能被招安,被正统接受。
别的好汉们讲的是“义”,宋江还讲“忠”,格局是打开了,但身居乱世,奸逆当道,一群啸聚山庄的绿林好汉们,怎么能被奸佞所容,被世道所容。
水浒中充斥着血腥与暴力,简直少儿不宜,好汉们一个个勇武热血,也将一个个灰飞烟灭,说到底,这是一个悲剧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