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写春天的诗。

诗文大意:春日里踏春寻芳于泗水河畔,无边无际的风光令人耳目一新,寻常人都知道是春天来了,看那百花齐放、万紫千红都是春天的印证。
既是春游,地点却在“泗水”。泗水,在山东省内(春秋战国时的鲁国范围内),而诗人生在南宋,此时山东已是金国领土,可想而知,朱熹并不是在泗水,只是借泗水代指。代指的正是孔丘一门,孔子当年开门讲学、教授弟子于泗水旁。从而寻芳,也可理解为,渴求圣人之道。
由此,再读“无边光景”自有学海无涯、伟业圣途的祈盼和志向。与诗人终身成就吻合。
那么,第三句“东风”自是由“东风解冻,蛰虫始振”中引为感化教育的意思。师德昭著、桃李竞辉才能反证教化之功。
第四句“万紫千红”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对孔圣先师儒家学说的推崇,一方面也是说自己“理学”还有待继续发扬。
不妥之处,尽请赐教。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