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作者: 知行铭记 | 来源:发表于2020-08-30 23:03 被阅读0次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说,富贵是人人所想要的,但如果不是正道得来,那我不要。

这不一定是捡来、偷来、骗来、抢来,而是说那不是我该得的,它自己来了,那我“不处也”,“处”,安住的意思,我不要,因为不能安处这富贵。

比如是人家给的,但我觉得我不该得,是不是他搞错了呢?心中不安,不能安处。

这就像前面说的“吃亏论”,不怕吃了别人的亏,就怕不小心让别人吃了自己亏。不怕没得到该得的,就怕拿了不该拿的。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反过来,贫贱是人人都不喜欢的,人人都想摆脱贫贱,但如果以不义之道脱贫,那我还是不要脱贫吧!

总之是安贫乐道,审富贵而安贫贱。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如果违背了仁,“恶乎成名”?那怎么能被称为君子啊?

“终食之间”,一顿饭工夫。“造次”,匆忙。

君子没有一顿饭的工夫是违背了仁的,匆忙急遽之时仍是仁,颠沛流离之时仍是仁。从富贵、贫贱的取舍之间,以至于穿衣吃饭之常、匆忙急遽之时,颠沛流离之中,也不会“去仁”,不会放弃仁。

所以孔子用了“去仁”两个字,深可玩味。不是要你“取仁”,而是叫你不要“去仁”。因为仁本来就在你身上。

相关文章

  •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 读《论语》谈君子:君子之仁

    孔子的一以贯之道就是仁。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离开了仁德,能称为君子吗?仁,是君子必须具备的品格。 1...

  • 《论语•里仁》造次必于是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一个君子,如果没有了仁的德性,那么还在乎用什么手...

  • 如何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

    如何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 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陈笑奇解读: 孔...

  • 刚毅木讷,近仁

    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仁是什么,我说不清楚,但我知道要做到“仁”至少要有几...

  •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学习《论语》 里仁第四 本篇讲述了8个观点 1.仁者安仁,知者利人。 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3.以约失之者,鲜...

  • 富与贵,贫与贱

    《论语》中有一句"子曰: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南怀瑾大师义理解释:孔子...

  • 【灯下夜读】 君子去仁,恶乎其名?

    《论语》里仁篇第四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

  • 论语学习心得(里仁篇5、8)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 大印文化学员张中英读《论语》分享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ye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