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
里仁第四
本篇讲述了8个观点
1.仁者安仁,知者利人。
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3.以约失之者,鲜矣。
4.德不孤,必有邻。
5.君子喻于义。
6.朝闻道夕死可矣。
7.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8.父母在不远游。
朝闻道,夕死可矣
在7,8,17章讲述这个观点
全篇都在讲述道德修养的问题,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的处在贫穷化的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
儒家在讲人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要还有恨人的一个方面。
只要做到了人,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许去也心甘。
这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在这里所讲的道,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主要是从伦理学的意义上来解说。
在第7章里,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的,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
从另外的角度来讲,就加强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类似的错误。)
这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问题,也是修养方法,制衣只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
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就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
在今天,对于我们来讲,也是精辟的方法值得我们去借鉴。
在今天我们同样要注重仁德的修养。
有我们在教育孩子上,你是想让孩子“先成人还是先成才”。
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古人从小就注重仁德的学习与修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