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者必先受”。所以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就应该先接受良好的教育,然后才能让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品德,从而才能更好的指引孩子走向美好的人生。
那么,你平时是如何教导自己的孩子的呢?可能有人会说,以身作则、传输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呗。
你说的没错,我们父母都是这样来教育我们的,而且这一套教育方式很正规,也很传统,但是缺少操作性。
而实际上,如今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学习,压力非常的大。有相当多的报道,孩子每天上完学校的正式课程之后,还要去上补习班和兴趣班。让孩子每天都处在焦头烂额当中过度,类似这样的现象不计其数。
所以如何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从小培养孩子更好的发展,才是作为父母最应该学习的事情。那么,该怎么做才好呢?
在《1000天阅读效应2》这本书里,或许你能找到相关的答案。本书作者陈苗苗结合了孩子的发展特点,在书中给我们推荐了适合3~6岁孩子,各个年龄段的儿童绘本;以及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3~6岁孩子的发展特点和阅读需求。
本书作者陈苗苗是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博士,先后于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教育学、传播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57133/9cf9de29a85eff67.jpg)
01、3~4岁孩子情绪管理能力发展特点
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孩子的情绪就像天气一样,说变就变。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两个孩子在一起玩耍时,他们一会儿互相玩耍,一会儿互相粘人,又一会儿互相打闹。
这时候有些性子急的父母都无法理解,明明刚刚他们还好好的,为什么就这么一会儿功夫,他们就打起来了呢?
通常这时候,父母就会过来阻止孩子们打闹的行为,而且年龄过小的孩子的父母,这时候会沦为他的帮凶,去指责那个年龄稍大的孩子。
其实这是不对的,孩子之间的打闹是他们正常情绪的表达。有可能他们只是为了争抢一下自己心爱的玩具;也有可能是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发生了口角。
而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主动过来干涉,有可能就会让孩子陷入一种无助和悲伤当中,从而无法释怀。
然而本书作者认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基本上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他们所有的行为都是由情绪所支配;他们不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所影响,常常是说变就变。
而且,他们无法与大人们共情,一旦有了负面情绪,在短时间之内无法平复自己的心情。但是,如果他们接纳了大人的态度,就会感受到幸福和满足,从而情绪便会很快回归平静。
所以作者建议我们,需要给孩子灌输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让孩子明白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而且每个人都会生气。
第二、让孩子了解同伴们生气的样子,从而做到了解自己生气时的样子。
第三、让孩子学习疏导负面情绪、让自己开心的方法。
第四、让孩子了解生气会导致不好的后果,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绘本,促使他们更好的了解这一点。
第五、通过阅读绘本来疏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第六、通过阅读,让孩子配合父母安抚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57133/8c1df48874cd232d.jpg)
02、3~4岁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特点
随着孩子的协调能力逐渐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也逐渐增强了,这时候他们会特别喜欢用自己的小手去抓一些东西。比如:喜欢玩一些有声响的玩具、喜欢自己用勺子吃饭、喜欢用手指去捏某些物体。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手指会得到有效的训练,与此同时孩子的智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自理能力、责任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上,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这对孩子的一生来说,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此作者在书中提醒我们,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够应对一些简单的生活琐事了,所以这时候的父母可以适当的引导他自己,去完成一些生活中的事情。
比如:按照睡觉、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要刷牙、用过的玩具和图书要放回原处等。
这个阶段也正是给孩子灌输家庭规矩、建立秩序的时候,这样能够让孩子的内心对日常的生活规则,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内化。
不过,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个阶段也正是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开始增强的时候,但由于他的认知能力并不完善,所以在日常的活动中,他的危险系数反而会比之前要高,因此父母需要更加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那么,这个时候孩子和父母又该做些什么呢?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父母陪同和指导孩子在动作上,以及肢体上的练习。可以通过一边阅读,一边互动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需求。
第二、父母需要正确指导孩子的自理能力,并且陪同孩子大量练习。
第三、需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比如:每天按时洗手、洗脸、刷牙、睡觉等等。
第四、父母需要灌输和引导孩子,不断确认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第五、父母需要让孩子懂得克服困难,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要轻易的放弃。
第六、父母需要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的用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57133/54a6382cab100768.jpg)
03、3~4岁孩子规则意识发展特点
一个孩子的所有行为举止,都是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在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欢玩网络游戏,却不给孩子除了学习之外的自由空间。当孩子逐渐的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会产生叛逆心理。
孩子除了青春期会产生叛逆心理之外,其实孩子在幼儿期也会产生叛逆心理。假如父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那种说一套又做一套的人,那就会导致孩子在日常社交中,表现出极为不友好的一面。
而这一系列的行为,会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表现出来,因此作者告诉我们,让孩子开始懂得规则、能够学着与别的小朋友相互帮助、相互关爱极为重要。
作者在书中给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让孩子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第一、这时的孩子需要了解自己都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第二、父母需要让孩子了解,如果你不遵守规则,可能就会导致出现哪些后果。
第三、父母需要让孩子了解幼儿园里的各种规则,需要有能力理解老师提出的各种要求。而且需要告诉孩子,阅读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找到相关的答案,还能引发他们的思考。
第四、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当孩子不遵守规则时,父母以及老师们为什么会生气。
第五、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则,那又该怎么样去给孩子纠正呢?可以通过阅读绘本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懂得遵守规则的同时,也能获得安全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57133/da202f4a432ad03f.jpg)
写在最后
这本书就先介绍到这里,本书涉及到了3到6岁各个年龄段孩子,在情绪管理、生活管理、人际交往、社会规则等方面的内容。
这本书正好适用于年轻的父母们,如果你也想了解孩子各种行为背后的含义,那我建议可以尝试看一看这一本书。
本书附赠有《3~6岁儿童成长阅读书单》,可以给年轻的父母们,在选书时作为重要的参考哦。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57133/c510a7ef4e834fa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57133/1c8762aee385032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