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很多问题,如果直接解决非常头疼,但如果绕一个弯这些问题也许就不再存在了,或者说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1.生活
在育儿婆媳等诸多方面都遇到一些小事情,但有启发。
4岁孩子不肯穿尿片,戴在头上玩游戏,那么你把尿片拿下来他不肯,看他那头戴尿片,摇头晃脑的可爱的模样,你又不忍心呵斥又担心他着凉。
不用直接解决问题:拿下他头上的尿片,再给他一片尿片,头上戴着尿片不再成为问题。
这是增加资源解决问题。
最近孩子班上组织圣诞活动,不少家长为孩子节目准备的音乐素材都是用手机录的m4a文件,但在电脑上只能播放MP3。家长知道我是做IT的,问我怎么把音乐从m4a转mp3。
转码的工具一时没有找到,我就绕开转码的问题,直接用手机app重新录制成mp3格式就好了。
这是通过工具侧面解决问题。
问题的出现多是因为被问题所处时间空间所局限。
婆媳问题,独居外地的母亲要来上海给孩子庆祝10岁生日,太太早安排了小家庭和她父母出去旅游。
如果非要这次让母亲参加,两家老人关系难处,可能大家都玩的不开心。
我纠结了许久,后来想明白。在这一次没有完美方案,不如这次痛快答应太太,说好下次安排母亲和小家庭去玩,这样用时间来解决问题。
此外,多读些历史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像读五代十国历史,就会感觉到能有一个安定的日子,是多么幸福。
唐末到宋朝,60年不到的历史,动不动就屠城,围城,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活命,吃饭都是奢望。
黄巢攻下长安以后,倒行逆施,杀人如麻,逼得老百姓都跑到深山老林躲避,军队也没有粮草供给,甚至衍生一种职业就是把人从深山骗出来,然后卖给这些军队。
学历史的好处,就是能够让自己面临的困扰,在历史长河中稀释。
这是通过时间来解决问题,或者通过时间来重新看待问题。
孩子不小心把太太最喜欢的杯子摔破了,粘起来很麻烦,而且容易掉,不如把这杯子用磨砂片把它磨圆,有自己加工的特色。
磨圆之后的话,割破手的问题也就不再存在了。
这是通过看问题的角度来解决问题。我们常常想的是做加法,其实减法也可以解决问题。
2.职场
看待解决职场的问题也是相通的,异曲同工。
担心失业问题不如把焦点转移到提升价值,即使失业来临,一手拿赔偿,一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失业不再成为问题。前提是做好准备。
前不久和一朋友聊天,他在中国驻欧洲一家企业任职,因绩效突出,2018年晋升,但2019年因业务架构调整,欧洲整个业务线裁员,公司除合理赔偿外,给了短期带薪找工作缓冲。
他不少同级同事年龄也大了,高不成低不就,找工作颇费周折。
他却很快就找到了。一是在上家口碑很好,有同事帮他推荐。二是他一线的工作也在做,没有只做管理。三是他理论结合实际,在所在领域顶级的核心期刊发表不少文章。所以有公司在欧洲要创建研发中心时,他就一边拿着上家的赔偿,一边高高兴兴去上班,很香对不对?
新老板上任,揣摩老板怎么想很难有答案,不如不卑不亢的把事情做好,揣摩老板想法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在《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里面提到的影响圈和关注圈。
如果一直集中精力在关注圈的问题,那就会非常焦虑。集中精力在影响圈,关注圈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具体做法是分三步,
1.先把担心全部列出来,
2.其次区分哪些是关注圈,哪些是影响圈。
3.立即行动。每个人不一样,我是想多而做少,立即行动就是最好的法宝。
生活中有意识培养,比如饭后立即洗碗,虽是小事坚持下来有认知改变。
焦虑就是一直在想,没有行动,而真正行动,焦虑就遇到对手。
最高级的是把问题变得不成问题。
老板的想法是关注圈,不卑不亢,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影响圈。
公司架构调整是关注圈,做好应急预案是影响圈。
这就是孔子讲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