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13)

作者: 快乐人生老陈 | 来源:发表于2023-09-02 10:13 被阅读0次

一日,储光義来得早了些,王维还未下班,储等得有点久,遂提笔写下了一首意境幽美的清新小诗《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浅濑寒鱼少,丛兰秋蝶多。

老年疏世事,幽性乐天和。酒熟思才子,溪头望玉珂。

忘了交待,王维升官了,现在是七品上的左补阕,相当于中央政策研究室的高级研究员。

储光義也有爽约的时候,王维等得有点心焦,急迫之情在他的那首《待储光義不至》中一览无遗: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白。空复情:自作多情。

一大早就打开层层屋门,坐立不安,竖起耳朵倾听屋外有没有车子到来的声音;好像有玉佩叮当作响,正要出门去迎,谁知空无一人。晚钟鸣响,细雨掠过,才明白你今天不会来了。不怪你,兄弟,原是我太过多情。

何止是急迫,王维笔端倾泻的尽是对友人的脉脉温情。

每每诵读这首诗,我内心总溢满了感动。诚然,中国历史上不乏“刎颈之交”、“舍命之交”等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友情故事,但男人之间那种惺惺相惜润物细无声般的情谊,可能更加真实动人。

等待,每个人都有这种深切的体验。能将这种体验化成诗意,让人感同身受之时会心一笑,那么,等待,虽然漫长,照样能润泽我们的心灵。

对了,裴迪就住在附近,他还好吗?可有一段时日没见面了。你这家伙,你可知道我在想你?

赠裴迪

不相见,不相见来久。

日日泉水头,常忆同携手。

携手本同心,复叹忽分襟。

相忆今如此,相思深不深。

想象下,身为晚辈、与王维亦父亦师亦友的裴迪看到上述诗文,愧疚之余怎敢怠慢?于是,无论寒暑春秋,一有余暇,裴迪都会撑起那只小船,荡荡悠悠赶到辋川与王维相聚。

一日下午,裴迪带着几分醉意飘然而至。来了就好,咱出门去。王维不由分说,拉了裴迪就走。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墟里:乡野村落。值:碰见。接舆:春秋时楚国人陆通先生的字,他淡泊名利,因不愿做官,假装痴癫,有“楚狂”之称。此处将接舆比作裴迪。.五柳:陶渊明的别号。这里诗人以“五柳先生”自比。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有机地将山色、落日、炊烟组合在一起,又将涧水叮咚、秋蝉鸣叫和裴迪的狂歌揉杂其间,动静结合,远近相连,最后将一幅色彩渲染瑰丽的水墨画卷,一组奇特美妙情趣盎然的交响乐曲呈现在读者面前。

就这样,王维和他的好友们,在他营造的辋川别业里,依杖临风,听蝉鸣,观山寒水瘦、渡头落日,看墟里孤烟、山林晚景,醉心自然,情归大地,心性变得愈发宁静淡定。

王维是个大孝子,他早就将老母亲接到身边,尽心尽力地服侍照应。但750年的三月,年老病衰的母亲还是离开了人世。王维闭门守孝,万念俱灰。好在他一干友人频频前来探望安慰,才打开了他幽闭的心扉。

“放下执念,自度度人。”王维默念着母亲的遗嘱,决定振奋精神。三年丁忧结束后,他被朝廷征召为礼部郎中,仕途一度顺风顺水,最终坐到了正五品的给事中位置上,风光无限。

职务升迁了,但朝堂上能插手的事情少之又少,王维倒乐得清静,继续在迎来送往中与同僚及好友们诗酒唱和。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维(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ex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