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懒一懒就快到4月了。生活一成不变,有点腻。热爱生活的表现形式是尽量学习,其次是探索,研究和猎奇。
好了啦,抽空整理一下最近读的书,也是脱离懒惰的一种方式。
《芬克勒问题》
小说讲的是特雷斯洛夫及他的两个犹太朋友的故事,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展现了英国伦敦犹太人的身份认同、反犹主义等严肃问题。如果作者不号称犹太裔简•奥斯丁就更好了。
《耶路撒冷告白》
作为彻底的无神论者,却一直对耶路撒冷很着迷。大概没有哪座实体城市像耶路撒冷这样见证过人类历史的变迁。关于耶路撒冷,这是可读性较强的一本书,不像《耶路撒冷三千年》那种流水账式的历史资料堆砌,这是一个BBC女记者以异乡人的见闻、情感、家庭为切入点写的耶路撒冷,是她个人与这座城市的碰撞和纠缠,大历史缩到了小家庭,那种切肤的真实感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以色列,理解巴以冲突,理解耶路撒冷。
《为你,耶路撒冷》
这部由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这两位纪实文学作家捉刀的作品厚达八百页,时间跨度却只涉及三百天。作者用他们神奇的笔触,把以色列建国史上举足轻重的三百天写得惊心动魄。曾读过同是这两位作者合著的《巴黎烧了吗》,惊艳,既是纪实文学,也是历史著作,可读性又像小说。赞!
《最后的天空之城》
读完之后心情难以言喻。全世界都知道这是犹太人的应许之地,全世界都同情死在纳粹焚尺炉的几百万受害者。那么原本生活在巴勒斯坦这块土地上的原住民族就应该被抹去吗。
《亡军的将领》、《耻辱龛》
这两本都是阿尔巴尼亚作家卡达莱的作品。卡达莱出手,基本上就是杰作了。作者擅长用光怪陆离的故事表达对阿尔巴尼亚历史、文化、风俗等等的审视与反思。
《杀死一只知更鸟》
奥巴马给自己女儿公开的送过的两本书之一。 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关于美国的清教徒文化和当年的种族隔阂。 最动人的小细节之一,芬奇律师辩护失败准备离开的时候,后三排的黑人全体起立,并且在他女儿旁边的一位黑人说了一句话: “斯科特小姐,请起立。你的父亲要经过这里了。”
读至此,几乎落泪。
《BBC看俄罗斯》
驻莫斯科5年的BBC记者马丁•斯克斯密斯所著,他从9世纪讲到21世纪,围绕着“集权与专制”这一主题,有事实,有内幕,有分析,在讲述中保持冷静与客观。是一部了解俄罗斯的好作品。
《休战》
意大利籍犹太作家普里莫·莱维的奥斯维辛三部曲之一。只有经历过,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真实而动人。
然而莱维在离开奥斯维辛多年后仍然选择跳楼自尽。不胜唏嘘。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一个表面看起来古怪刻板的老头子,以及他身后跌宕起伏的人生和刻骨铭心的故事。从此,需要重新审视大街上那些麻木不仁的脸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