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书想法
《富兰克林自传》:优秀是种习惯,习惯源于自我管理

《富兰克林自传》:优秀是种习惯,习惯源于自我管理

作者: 迷鹿珍妮弗 | 来源:发表于2017-08-13 15:25 被阅读1287次
若想在尸骨未朽之时尚不被人忘记,要么写点值得一做的东西,要么做一些值得一写的事情。

这句话出自本杰明·富兰克林。在读他的自传时,我知道他不仅写了值得让人做的东西,也做了很多值得写的事情。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百美元上的头像人物,由此可见他在美国人民心中的地位。除了作家这个头衔以外,富兰克林还是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哲学家,发明家,慈善家。

一百美元

因为他自身具备很多优秀的品质,而且感染力特别强,所以有人建议他写本自传,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富兰克林自传》。

心理咨询师金韵蓉说,我们都应该多看看伟人、成功人士的自传,看到他们的人生历程,对我们改变自己消极的一面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富兰克林家里有17个孩子,他年龄最小。8岁去学读书,父亲无法负担学费,所以10岁他便没读书了。他这一生,只在学校待了2年。12岁便跟着哥哥在印刷所工作。工作之余,他仍坚持读书。常常从书店学徒里借来一些书,然后通宵达旦地把书看完再还回去。

和所有喜欢阅读的人一样,他也喜欢买书。但是钱太少,所以富兰克林从伙食费中省出钱来买书。当别人出去吃饭喝酒时,他在印刷所很快地吃完面包,利用他们回来之前的时间读书。就像鲁迅所说的:

“哪有什么天才啊,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

同样,富兰克林也不是天才,他不过是把别人吃饭喝酒的时间,花在了阅读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他买来约瑟夫·爱迪生的《旁观者》这本著名的杂志。因为自己的文风还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于是他把文章都看过并进行概括,过几天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通过对比原文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以此改善。

后来,他向《新英格兰报》投稿,写诗办社团,写书,并获得了哈佛和耶鲁的名誉学位。读到这里时,我很惊讶,一个只在学校读过两年书的人竟然成为了一名出色的作家。这让我想到Meg Jay在TED演讲《20岁,光阴不再来》中说的一句话:

不要为你究竟是谁而思考,要为你可以成为谁而思考。

不论是这个社会,还是我们,都在给自己设限:学历低,说明你涵养不够。没经验,所以不给你机会。吐字不清,觉得你不可能成为歌手。但一个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不取决于你究竟是谁,而是看你走什么路,做了哪些努力。

喜欢读书的富兰克林

2.

一提到工作,很多人会觉得很痛苦,认为它只不过是为将来美好生活所付出的代价。你想要过上幸福的生活,先要经历痛苦。这种观点好像有点道理,可怎么听都觉得有些被动,有点悲观。

但是,在富兰克林看来,工作是有意义的:

当人们在工作的时候,他能觉得非常满足,因为在工作的日子里,他们意识到自己完成了一整天的工作。他们晚间会过得很愉快。但是空闲的日子里,他们就桀骜不驯,争吵不息。

我曾经问过很多人,你的梦想是什么?我听到的最多的回答是:“财富自由,每天都不用工作”。实际上,每天不工作的人并不见得有多快乐。就像那句话说的,无所事事的人比专心致志工作的人更累。

以前,我也理所当然地认为不工作一定会很轻松。所以毕业后我给了自己一个月的假期,每天不是睡懒觉、吃零食、吃饭、看电影、逛街就是追剧。日子过得很颓唐。工作日总觉得24小时不够用,不工作的时候一个劲地想怎么打发时间以填补内心的空洞。于是,我找了份工作。刚开始去上班的几天,我每天回家都会和朋友说:“今天我非常认真地工作了一天,特别充实。所以我很开心”。而这种愉快感恰恰无所事事不能给我带来的。


3.

为了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富兰克林努力养成13种品德。

富兰克林的13种品德

其中,他把“自制”摆在第一。当别人出去吃饭喝酒时,他就一个人随便吃点东西,通常是一片面包或一块饼干。在他看来:

“节制,能使人头脑冷静,思想清楚。”

所以,他努力养成节制的习惯,坚持吃素食,从不去酒馆或者其他娱乐场所。他认为这样能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也能更加清晰地思考问题。

“节制”,是一种自律。那些优秀的人身上大多都有这种品质。有人说,你的身材里藏着你的自律。肥胖者都是“管不住嘴也迈不开腿”,大多自律性不强。而那些身形好的人,说明他们对自己有所节制。我认识一个韦博的英语老师,除了工作以外,她建了个微信公众号,每天发一些英语学习的资料。另外,她每周会组织一次5公里跑步的活动,因为爱运动,她才有了马甲线,并且影响着更多的人一起运动,因此收获了更多的友谊。因为节制,因为自律,她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

这个世界从来不会亏待谁,你的现状是你自己决定的。你过什么样的生活,是你的行为和习惯决定的。


4.

除了“节制”,在自传中,富兰克林向他的儿子强调了勤奋的重要性。

富兰克林从12岁就跟着哥哥在印刷所工作,在那里,他成了一个有技术的印刷工。后来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印刷铺。因为当地已经有了两个巨头,所以大家都觉得他的印刷舖倒闭是迟早的事情。但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别人还没起床,他在工作。别人睡觉了,他还在工作。富兰克林的勤奋让他的名气和好感度增加了。这给他招揽了很多的生意。

富兰克林说:

“我从未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

如果你总抱怨命运不公,或许不是你没遇到伯乐,而是因为你还没变成千里马。朋友圈进流行这样一句话:“你要勤奋,你要坚持努力,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你之所以没有收获到想要的结果,也许是你不够勤奋努力。想要得到别人得不到的,就要付出别人不能付出的。


5.

如果说自律、努力、勤奋是优秀的人所具备的品格。那么良好的交际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学会说话。富兰克林以前喜欢和人辩论,但辩论通常变成了争辩。后来他在书里看到争辩的害处,所以他改掉了这个坏的习气。他说,聪明的人很少染上争辩这个习惯。因为人们在争辩时,交谈的气氛会变得更加紧张,原本融洽的关系也开始升腾敌意。

后来,每次遇到和自己意见不合的人时,他不是反驳,而是先肯定别人的意见,让他人感到被尊重,再提出自己的看法。由于非常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他获得了很多人的爱戴,这也给他带来了很多生意,让他实现了财富自由。由于交际能力突出,他曾多次被外派到法国,成了美国第一位驻外大使。

有人说,提升交际能力可能会让自己变得很世故。确实,我们都要了解人情世故,但这不意味着你要变得世故。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要学会照顾他人的感受,让人觉得和你相处是件舒服的事情。

本杰明·富兰克林确实是个全才,在文学、化学、科学、外交等方面都有所成就,放到今天,他也许是个备受瞩目的“男神”。就如同美国第一届总统华盛顿对他的评价:“在我的一生中,能让我佩服的有三位,第一位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二位也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三位还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 文/简书推荐作者 路筱茉

相关文章

  • 《富兰克林自传》:优秀是种习惯,习惯源于自我管理

    若想在尸骨未朽之时尚不被人忘记,要么写点值得一做的东西,要么做一些值得一写的事情。 这句话出自本杰明·富兰克林。在...

  • 学习《时间管理》15,16讲心得

    优秀是一种习惯,今天学习叶老师谈到了习惯,第一让我想到之前看过的一本书《富兰克林自传》,当时由于触动很大,...

  • 优秀源于习惯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并不是智商,也不是努力,而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什么孩子的成绩总是上不去?那您有没有想过...

  •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作者:本杰明.富兰克林,翻译:潘丽先,时代文艺出版社。 富兰克林成功的根源在于习惯养成和品格,从...

  • 《富兰克林自传》:养成好习惯

    文/魏千洛 《富兰克林自传》不仅讲述了富兰克林的成长经历,看他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少年自学成才为一位伟人,更是教导后...

  • 养成好习惯——《富兰克林自传》本杰明·富兰克林

    我发现善于时间管理的大部分人,几乎没有人没有读过《富兰克林自传》的,所以一直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内容,使得各路大...

  • Day10+11组137号Swan+《富兰克林自传》

    【旧知】 未曾仔细考虑过美德培养成习惯,一般是注重自己的一些关于技能、健康的习惯养成。 【新知】 在《富兰克林自传...

  • 优秀的你培养成

    优秀是一种习惯!把优秀当成习惯

  • 优秀是种习惯

    永远不要去评价别人的感情:你看起来般配的或许不那么幸福;总是被人吐槽的感情有时反倒能撑到最后。自然也不要让别人影响...

  • 优秀是种习惯

    大多数公司都会有绩效考核机制,进行人才的识别,即使没有成熟的体系,在领导的心中,也能排出人才的三六九等。那什么人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富兰克林自传》:优秀是种习惯,习惯源于自我管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ke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