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年二十九到正月十五,上次这么长的假期还是在校学生,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寒假暑假都在各种不规律作息和自我迷茫挣扎中渡过,好像几乎没有哪个假期是满满计划自律提升中完成的,这也算明显个人特色。但自从工作以后,时间与精力被资本主义压榨的丝毫不剩,真是有喘息的空隙就悔不当初,也恨自己的精力有限,好不容易有不开会的夜晚也做不了多少事情,就被疲倦包裹,最后放弃抵抗,只能在梦里看书写字,怀揣梦想了。
其实从高中起,心中有一个极其变态的想法,类似于小学生祈祷学校被炸掉,我期望是突然乱世的到来。当然,我那时候并不知道乱世背后意味着什么,有可能是瘟疫、是战争、还有可能是切肤之痛,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可能是自己无法控制人生的轨迹,按部就班的上学、高考、考研、工作,沿着既定的人生轨迹毫无意外的前行,这一切逐渐将我的生活包裹为无法挣扎逃离的网,却没有能力和勇气破网潜逃,总期望有类似乱世这样的外力契机可以让我逃离。
可能是喜欢民国时期仁人志士的精彩人生,也可能是期望在时代的洪流里能发现自己的光芒,有些不切实际,有持续带有幻想。长在新中国,迈入21世纪的我,没有想到,真的会有这样的一个机遇,在肺炎隔离期间,我像是被“恩赐”了这么一段时间,在自己的住宅里,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而且网络已经为我呈现出乱世的一角,仅仅是克制性的偶尔一瞥,已为我带来几乎窒息的无力感。携书籍隐于市井,埋头尽读无用之书居然变成如此懦弱的一种选择,然而在我的幻想里,却是充满了浪漫自由的。
百无一用是书生。
网上戏称,隔离检验真宅,其实不仅仅是检验真宅,更是检验真热爱。终于有了整块的时间让我们尽情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不断的重复自己的热爱,那会不会只是一场“叶公好龙”?
在疲惫快节奏的生活里获得暂停,这是近乎碾压式发展中的一束光芒。静视之中,对自己盲目认知的混沌里看到真实的喜恶,也是心灵洗涤中的一丝微光。
缝隙有光,前方就会有出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