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孩子一两岁的时候,看到比他大的、能跑能跳的孩子,总觉得人家那个年龄的孩子多好啊,不用大人领着、抱着了。如今,自己的孩子可以自由奔跑了,我又开始看着丫丫学语的孩子可爱,不会和你打嘴仗,故意说话气人。有时候,孩子就会敏感的察觉到一个信息:我是不被爱的。不论我在哪个阶段,妈妈都能找到不喜欢的理由。
虽然这几年一直在育儿群里学习,但总还是找不到足够的力量对抗自己三十多年的思维方式。
最近,在和朋友聊天时发生的一件小事给了我一些反思。
和朋友聊天讨论育儿的问题,他的宝宝来找他陪。朋友回答说:“再等一分钟”。旁边的宝宝真的在60秒钟倒计时。而朋友就在最后一秒果断挂掉电话。我想,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吧。我一直在讲“尊重孩子”,很多时候,貌似给他选择的自由,最后却又给他好多建议,强迫他放弃自己的想法。给孩子制定惯例表,最后都成了控制他的工具。若朋友的例子放在我身上,我肯定会训斥孩子:妈妈在谈事情,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应该等妈妈忙完再来找我。大部分时候,是我放下这件事,又拿起一件事,唯独没有把好好陪他当做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来做。孩子看到我给他制定的加分表,也给我做了一张加分表,前两项就是:多陪我和不许骂我。看过之后,不禁汗颜。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上周的外出。六岁的开心,出门在外已经开始担当起了照顾我的角色。因为忘记戴眼镜,我就请开心帮忙找各种柜台和洗手间的指示牌。他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商场里,蹦蹦哒哒地为我跑前跑后,准确给我指出方向。在等待公交车的时候,也是他盯着每一辆驶过来的公交车,告诉我这是哪一路车,我们的车还没到。在自助餐厅里,我担心孩子选择的食物不合适,又单独为他选了一份,孩子抗议说:“妈妈,你不相信我嘛,我可以给自己做决定的。”然后,他吃完了自己选的一盘餐,还为我准备了一份豆浆。第二天,带他去星期八小镇,以往都是我陪他进去,这次我们商量后决定:开心自己进去,我在外面等待。看着他拿着门票往里走的背影,我的心里忽然升起很多感慨:他不是那个时刻需要我在身边的小孩子了,他在用他的方式成长;同时,又担心他在里面万一和别的小朋友起冲突怎么办?人家的孩子都是大人陪着去的,万一……就这样纠结、矛盾地看着他进去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他出来四次:第一次饿了,要零钱买吃的。第二次买了吃的,拿出来和我分享。第三次,要披萨需要单独付费,他来找我商量。第四次,他抱着做好的披萨送给我。最后,出来的时候,他用剩下的钱买了一块珍珠糖。这几件事(买肠,加费,吃糖),大概我陪他进去,都是不被允许的。但看到他这么高兴,我在想:可能,允许就是最大的支持。
我好奇孩子的观察力,他去到每一个地方,都会很快逛个遍,等我给我提出要求,说想要做什么,买什么,吃什么的时候,早已经有了他自己的答案。而我要做的,已经不是给予答案,而是尊重他的选择,并给予支持。
这周,孩子班级报名参加植树活动,时间恰好和他的英语辅导班冲突了。我让孩子自己选择,他问了几个问题后,决定去上辅导班。但是,我又担心,班里的孩子(大部分)都去了,他会错过一次和小朋友集体活动的机会。我又加了一个问题:“如果班里小朋友大部分都去植树,你怎么选择。”他想了一会儿,最后决定让我给他报名植树。我还在考虑工具、交通的问题,没有答复他。过了三分钟,他忽然跟我说:“妈妈,你快看我班群里。”翻看消息,才知道他已经用自己的号给自己报名了。我感觉到,他离脱缰的小马已经不远了。。其实,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下午逛街,他饿了,要吃麻辣烫,我提议吃带他牛排,在我决定不下是用美团还是会员卡或者选择其他商家的时候,他直接说:妈妈,我先下去店里等你哈。
这样的事情多了,他似乎越来越高兴,看到我拿他没办法的被动接受。而我,似乎也愿意这样被他“牵着鼻子走”,他找到了掌控自己生活的部分力量,而我,我看到了他成长的影子。
今天,团了一节孩子健康增高的微课,我告诉他:“晚上九点到凌晨两点是分泌生长激素最多的时间,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你会长成小巨人。”他第一次,不用被赶着上床去。
我们常说“活在当下”,我想这话用在孩子身上也是极好的。看到他的此刻,不去遗憾过去错失的教育良机,也不恐惧未来隐藏的各种弊端。
陪娃育儿,最美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