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晨练的时候听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词,叫做心理账户。大概的意思就是商品在心里的价格与实际的销售价格之间的差价,会决定我们到底要不要下单,以及认为售价贵不贵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可能这种感觉之前一直也有,但是并没有真正的总结过,所以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了。所以结合自己的过往,就心里账户在个人生活中以及工作中的的具体应用进行一个总结和分享。
生活中的心理账户
生活中需要消费的场景很多。最近因为搬家的原因,基本天天都是泡在taobao以及各大购物平台上,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线下的实体店去不了,但是需要买的东西基本都是生活必须品,所以选择了线上购物,大到床、沙发以及各种家电,小到锅碗瓢盆。之前在网上淘的基本是衣服、书籍之类的,但是有了这次的体验,才发现原来大件在网上买其实是很实惠的,而且可选择的范围很广,所以问题就来了,如何判断物美价廉?同样的东西,我们都喜欢又便宜又好的,但是这么多年的生存经验告诉我们,“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价格和品质之间的矛盾在持续的增长。心理账户在这个时候就会发生很大的作用了。
在购置门口的简易鞋架时,打开购物网站找到的便捷式鞋架数不胜数,当然价格也是五花八门。在进入淘宝之前,其实计划在鞋架上的投入已经心里有数了,也就是所谓的心理账户里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值,所以在搜索的时候看到超出心理账户储值过高的,直接选择pass,看到过低的会进去看一眼,当然看过之后就会明白为什么价格低。因为鞋架是分层成组的,有些商家是成套买,有些商家是拆开单卖。成套卖的自然是要比单卖的标价高。所以在列表的显示层,就产生了“物美价廉”的错觉。但是在最终选定的产品上,我们还是会用我们的心里账户去衡量和比对,如果买到的实物质量很好,会觉得自己捡到宝或者是占便宜了,但如果实际的货品质量比较差,大概率会选择退货,或者给个差评。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有点自欺欺人。
所以实际价格的高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便宜,我们所谓的便宜的比较对象,都是与自己的收入、消费、生活环境相符合的自己设定的心理账户。所以,经常会听到父母在买东西的时候和我们说差不多就行了,又或者说量力而行,大抵就是这个道理。而父母没有办法接受我们买的所谓的昂贵的东西,以及现在北上广深的房价的原因,也是与自己的心理账户储值相差太多导致的。
工作中的心理账户
之所以要把工作中的心理账户单独拿出来分享,只因为与生活中的心理账户差别最大的一个点是,工作中的心理账户涉及到的人多、涉及到的因素多、且卖方在很大程度上会对买方产生很大的影响。
记得在19年第一次接触B端金融机构的用户时,明显的感觉到了和G端用户的差别,G端用户的投入和支出取决于财政的拨款,而各种外部的第三方供应商基本是在采购预算的范围内提供商品和服务。有很强的确定性和固定性。但是B端用户相比之下灵活性就会比较大,虽然也是有预算,但是“想象空间”相较于G端而言,会大很多。用户的心理账户的储值取决于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如果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能够得到认可,且能够真的创造价值,用户的心理账户储值就会大大提升,所以也就会创造出多余原本计划的更多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对甲方一个人的影响,而是对一个团队的影响。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认知会有不同,所以想要提升心理账户储值,需要提升整体的储值额度,从难度上来讲会大很多,挑战多多,可能性也会有很多。也许这就是我认为的工作的乐趣吧,也是工作吸引我的点,就是确定的可能性。
合理的利用心理账户的储值,是生活中很巧妙的一件事情,不仅仅是工作和生活,覆盖到方方面面,用更多的尝试,创造更多可能的挑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