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数亿人蹲在家里,躺在床上,坐立难安。时间也在手机不断的被拿起,放下,又拿起,又放下中悄然而逝。可以想象,疫情过后,还要为生活打拼的你,该有多么恐慌焦虑。
不难发现,随着手机和互联网普及,一个名为“碎片化”的事物毫无征兆地侵入我们的生活。有的人任由碎片化时间肆意侵蚀,浑浑噩噩过日子;殊不知,有的人则已“偷偷”借此迭代升级。
真正的学习,是由碎片拼凑出整体的过程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可见,人对知识的获取及吸收是碎片化到体系化的过程。关于“碎片化”学习,摩天之星认为有两个方面值得探讨:一是时间碎片化,二是内容碎片化。
先说时间碎片化。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每个人的时间被切得七零八落。
对于多数职场人而言,除去正常睡眠时间,一天中能有连续2小时以上的整段时间恐怕都是奢望。
再来是内容碎片化。
经常读书的人会发现:一本书中,多数有用的信息夹杂在无数的碎片中。以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一部经济学著作《经济学》为例。
当你翻看目录,你会不自觉被书中清晰的框架结构所吸引,难以想象一本经济学著作竟可以被切分的如此之细。除了篇、章、节样样俱全,作者在每一节只讲一个概念,用一块块闪亮的知识碎片,向我们系统地展示经济学的光辉。
从这我们不难得出:整体知识是由碎片构成,把无数的碎片知识逐一攻破,再将其融为一炉,便能构成完整的内容体系。而将碎片时间累积在一起学习,有助于形成对整体的认知。
一个是厕所里,一个是飞机上
爱因斯坦曾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生产着人才,也生产着懒汉、酒鬼、牌迷、赌徒,由此不仅使工作业绩有别,也区分出高低优劣的人生境界。”
而收集新鲜的知识碎片为己所用,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系统地吸收碎片化的内容,用碎片化的时间做完整的事情,似乎已成为各行精英屡试不爽的“制胜武器”。
1903年,英国数学家科尔成功破解了一道数学难题。
当被人问及“论证这个课题花了多少时间?”时,科尔回答说:“3年内的全部星期天。”
多数人的星期天大都在消遣娱乐中一晃而过,而科比则将之充分利用,最终成为一位卓越的科学家。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摩天之星了解到,常见的商业大佬们,每年繁忙工作之外,还能保持大量的阅读,其中少不了“碎片化”学习的助力。
曾任中化集团董事长的宁高宁曾言,自己在两个地方读书时间最多,一个是在厕所里,一个是在飞机上;
俞敏洪更是把坐飞机、坐汽车划成自己的读书时间,在他看来,在汽车上看书、看视频,用电脑数十小时,就感觉跟在办公室办公一样;
著名投资人吴军则每天拿着笔记本电脑,在排队、等车,等飞机等时间间隙用来写作,坦言很多著作就是这样利用碎片化时间写成的。
古人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打开微信、翻翻朋友圈、看会儿新闻、刷刷抖音成为多数人“生活标配”的情况下,相信用碎片化时间累积“一砖一瓦”的你,终建成属于自己的“高楼大厦”!
信息过剩时代,何为“碎片化”学习的正确姿势?
关于碎片化学习,你也许会疑问:有些人每天事儿那么多,怎么还有时间学习新东西?同样是碎片化学习,为什么有些能学成归来,有些人则一学就忘、找不到北?
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碎片化”学习的正确姿势到底是什么?
在回答这一些问题之前,先讲一位文学家富兰克林的故事:
相传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只是一个印刷厂的学徒工。第一次看到报纸印出来,他便心想:“有一天我的文字出现在报纸上就好了。”
他是行动派,想到了就做。
为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他便利用碎片化时间,先从文章抄写做起,之后则将文章结构打乱,重新对内容进行排列组合,并把文章一句一句默写下来。多次尝试后,他不仅弄懂了文章的结构,更懂得如何运用文字,写法也是愈发娴熟。
最终文章出现在了报纸上,而他也成为了首屈一指的文学大家。
讲这个故事,摩天之星无非是想告诉大家三点:
■ 学习要学以致,要将学习成果转化,能真正被大脑吸收
■ 学习要心中有数,有一套明确的逻辑,一个清晰的系统
■ 碎片化输入、体系化积累,养成将知识内化为自身技能的习惯
除此之外,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大脑也需要“断舍离”。需熟知“碎片化学习”的具体应用场景。
譬如:当你要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尤其是进入新领域),需碎片化学习;当你要增长知识、研究学问的时候,则需付出长时间系统化的学习。
而除了自主学习外,摩天之星建议我们也需站在强者的肩膀上看世界。向真正的高手们请教,他们的只言片语,也许就能让你醍醐灌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