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成年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他“无事可做”。
“无事可做”,并不是说他真的没有事情可以做,而是把他应该做的事情都替他做了。
刚开始或许只是顺手做了,渐渐的对方就会将此当成了理所当然。而替他做的人时间长了也开始产生了情绪和怨言,会念叨对方该做的事情总是不做,叫他去做也总是拖拖拉拉不去做。最终替他做的人还是因为看不下去,自己去做了,但过后免不了总要埋怨几句。
他没有弄懂人性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我们怎么可以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来处理事情呢。结果不仅适得其反,还彼此都有怨言。“我本来打算做的,你越是在那里唠叨催促,我就越不想做。”这就是对方的感受。没有人喜欢那种被人逼着做事的感觉。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一方处于埋怨对方为什么不去做的状态;另一方的真实想法是:“你让我去做,我偏偏不做。”久而久之,他就真的会养成一种习惯,做事总是拖拖拉拉,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出现,绝不会去做。
一个人做事总是拖拖拉拉,已经很糟糕了。
总是要别人在背后推他一把才肯行动的人,也很糟糕了。
更糟糕的是,他已经不能忍受任何人在他背后推他一把了。
最最糟糕的是,他再也不会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了。
所以一个“无事可做”的人,是把该做的事情都放弃了。以致他每天都有好多时间可以沉迷在不该做的事情上面。
出现这样的情况,是谁的责任呢?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都有责任。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课题。一个是没有分清楚哪些是别人的课题,哪些是自己的课题。我们不要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不应该要求别人按照我们的方式和节奏来处理事情。允许别人用他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去处理事情。
另一个则是缺乏责任心,自己该做的事情不主动去做。别人帮你做了,也不及时制止。一次两次也就罢了,长期这样明显就是逃避责任的表现。或许有人会反驳,自己又没有叫他做,他偏偏要做,这关我什么事。这明显就是不负责任的人才会说的话。你连沟通都放弃了,选择了视而不见,不就是默认了对方的行为吗?
我们不要做“毁掉”别人的人,也不要做被人“毁掉”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