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难断家务事,每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据传宋朝时期有位县令唤作赵秉公,他为官清政,判案有法,与当时名声颇佳,乃是众口称赞的清官。
有一天,赵秉公的一位同窗好友前往县衙探望他,问他道,听闻你判刑事案件甚是在行,不知你对民事家务是否也擅断?赵秉公听后说道,不过就是些微不足道的琐事,又有何难?不妨说来听听。
于是,同窗给他讲述了一则故事,乡里有一位老汉,姓张,膝下有两个儿子,一家人勤劳俭朴,和和美美,生活过得颇为富足。两个儿子成家生子后,家庭成员逐渐增多,时间一久,难免有些磕磕碰碰。后来两个儿子皆提出要分家另过。张老汉喜爱儿孙环绕,并不赞同分家。
然而,两个儿媳间总是闹别扭,吵吵嚷嚷,颇为烦人。最终老汉只得同意分家。张家共有两处宅院与20亩田地,该如何分配呢?赵秉恭听完不假思索的说,如此简单之事,怎会不好分呢?让两个儿子平均分即可,每人一套宅院,10亩田地,岂不是很公平?但朋友却摇摇头说,这般分法并不合理,因大儿子有三个已成年的儿子,而二儿子呢?仅有一个尚未成年的儿子。大儿子家人口多,二儿子家人口少,依你的分法,岂不是对大儿子家不公平了?赵秉公听后点点头说,确实如此,儿子、孙子家是老汉的后代,那就按儿子分宅院,按孙子分田地,一个孙子5亩地,老大共分15亩,给老二家留5亩,这不挺合适吗?朋友说,这样还是不合理。
因为田地与宅院都分给了儿子和孙子,那老汉靠什么生活呢?到头来老汉反倒一无所有,这岂不是令儿孙不孝吗?呃,赵秉恭说,若是如此的话,也好解决,人们向来崇尚四世同堂,五世其昌,干脆还是不分家为好。朋友听了笑着说,刚才我给你讲了一件事,你却给出了三个结果,究竟哪个判的公正呢?
事情还未结束呢。一年后,老汉的二儿子得病去世了,二儿媳守着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生活十分艰难,有心改嫁,但张老汉却觉得有吃有住,不同意儿媳改嫁,你说他该不该改嫁呢?赵秉公回答说,女子在家时从父,出嫁后从夫,从道理来讲,他自然不应再嫁。朋友却说,前朝与当朝的公主守寡后都有改嫁的,何况一个农民。
富就不可改嫁呢?这般做法岂不是有失公平吗?呃,赵秉公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朋友笑道,都说你是个清官,可见清官也难断家务事啊。
从此呀,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句话也就流传了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