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评影评
《水浒传》品·读·悟

《水浒传》品·读·悟

作者: 金憨憨 | 来源:发表于2019-10-01 22:12 被阅读0次

          以黄粱一梦,教会我如何读书;以凄惨结局,教会我如何感书;以辛辣讽刺,教会我如何品书;以精湛文笔,教会我如何写作。《水浒传》以及紧密的结构,老练的笔法,深邃的思想,影射出当时一系列的社会现实,与同处在这时期下的英雄好汉,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四大名著,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华文化。

          一首《满庭芳》将全书的内容如影片般展现在我的脑海之中,是对全书的高度概括,精准提炼:

          罡星起河北,豪杰四方扬。五台山发愿,扫清辽国转名香。奉诏南收方腊,催促渡长江。一自润州破敌,席卷过钱塘。

          抵清溪,登昱岭,涉高冈。蜂巢剿灭,班师衣锦尽还乡。堪恨当朝谗佞,不识男儿定乱狂。主降遗殃。可怜一场梦,令人泪两行。

        《水浒传》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七十回是以宋江、晁盖为首,徐徐吸纳江湖四方的英雄上梁山。这其中令我影响最为深刻的是林冲风雪山神庙,被诬陷而杀了陆虞候、富安等人,被逼得无处可走的境地才上了山。这也或多或少体现了作者对当时颓败政权,贪污官吏的不满和愤懑。后50回描述的是梁山俊杰们接管了朝廷的招安,为国度效力的进程。最终方腊一役,却使得好汉们损兵折将,也为最终好汉们退出历史舞台做了铺垫,全书接近尾声。好汉们忠心报国,却因为当局者的多疑险些没有一个得到善终,这也体现了当时报国无路的境况。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杀得贪官污吏闻风丧胆。好汉们的举动,是叛逆,是豪爽,更是仗义,或许这会让我们在心底暗暗叫好,可也有人会拿当代的、现实的视角去看待这种行为,认为好汉们仅仅只是一群莽汉,“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对此,我认为,读史学名著更为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许多同学都对书中人物的所作所为感到疑惑、不解,甚至厌恶、愤慨,其实他们大可不必如此。

          首先作者与我们并非同一时期的人,作者那个年代的思想当然并不全被我们所理解,思想是不断进步的,或许那个时代人们面对一系列杀人放火之事的是非观念并没有现代人这么明确。

          其次,《水浒传》作为一本小说作品,本身就被赋予了神话、玄幻色彩,极具夸张力,又富有表现力,为了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作者这么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最后,被作者塑造出来的人物个个都有血有肉,为什么就不允许他们有不足的地方呢?面对朋友们特别反感的几个情节,如宋江为了招卢俊义杀了他全家,为了锻朱仝的念头杀了小衙内,等等。作为孩子,作为家人,明明连错都没有,却惨遭杀手,这不是大逆不道吗?不得不说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的确是如此,但我们不应纠结于这类作者为情节需要特地安排的内容,而应将阅读的重点放到体会、学习众好汉身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气概,学习以宋江为代表的众人的孝顺,以吴用为代表的忠心,以李逵为代表的重义,以鲁智深为代表的洒脱,以武松为代表的反抗精神……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便可以称得上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

        “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读了水浒传,我才知道古典名著的魅力。一部《水浒》显出英雄信念:替天行道,杀退朝廷官兵;一部《水浒》展示英雄气概:侠肝义胆,为民打抱不平;一部《水浒》现出英雄本性:同甘共苦,聚义水泊梁山;一部《水浒》写出英雄精神:勇往直前,征讨江南淮西。水浒,悲剧的开始,悲剧的结局,却没有悲剧的故事,处处洋溢着老百姓的梦想,是千百年来不灭的灵魂,代代相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水浒传》品·读·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vk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