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是个女生,之前做芬兰奶粉代购。
年龄刚好比我小一轮,大学毕业,有文采,长得又耐看。
我能写网络日记,还是她的影响,影响不是说她也在写文章,而她有敏感的互联网嗅觉,给我分析刚出现自媒体这个新生事物的未来,说的头头是道,我才试着在QQ空间写网络文字,只是我没有写作的功底和天赋,还有我也没有别人做到日更文章的努力和勤奋。
等过了这么些年,我渐渐明白那个时候起家的网络达人,现在都还在引领着当地互联网的方向,不过我还是小白一枚。
到现在我都是小心翼翼的,也从来不敢露头,生怕招来是非自己突然出名了,我所谓的出名就是让无关的人关注到了。
所以,我在写到敏感的话题或者涉及生活隐私,我会设置付费阅读,我认为可以直接隔绝很多麻烦,毕竟这是眼球经济时代,我又想被人关注,需要成为强者,哪怕是扮演,强者。
昨天单位组织收看网课培训,北京专家对网络的定位是网络已经不再是虚拟,和社会、和我们的生活有着越来越直接的关联,已经由潮流演绎为时代主流。
主流观点改变了我一直对虚拟互联网的偏见。
其实,我对自己写公众号的动机才有了一个说法,充其量就是让自己多一点互联网思维的意识。
比如,企业微信理论上可以无限加好友,还可以发朋友圈……
比如,昨天我的个人订阅公众号认证开启,期初不可以转正的个人号,机会来了。
再比如说,南抖音、北快手,中间有个火山头,我偏不理睬,我在体验视频号。
可是,类似这些LK那些年就已经有先知先觉的。
那时候,她好孕到来,就开始进驻宝妈圈子,等她的宝宝开始喝奶粉,她的洋奶粉已经有了源源不断的宝妈群,介于前面的电商和后来的微商之间。
她在体制内,微商渗透到每个单位之前,她的代购开始涉及到小零食领域,是西欧国家的食品,只是好奇,连我不习惯吃零食的,都会从她那里拿了不少零嘴。
别人做海淘,基本上是从上家手里拿货,然后再抄广告语跟传销似的,声称是德国原装进口,至于这货到底是哪里来的,你也不知道。
LK做的都是少量、精致。
是她在YMS淘来的,不仅要晒通关痕迹,她有个很强烈的欲望,就是掩盖不住的分享欲望,包括宝宝在享用奶粉和零食的过程。
我说她,你是在眼馋大家。
她说,是真的味美。
我说,外国的食品就是和国内的不一样?
她说,这也许是东西方饮食味蕾的天性不同。
去年,郑欧班列展销搬到了新世纪广场,正好遇到了LK带着上幼儿园大班的女儿也在挑选薯片,我呢,选的是一瓶小包装的伏尔加。
我说,是在淘宝呀?
她说,已经不做代购了。
我说,不是挺赚钱吗?
她说,有三点决定放弃代购,第一、赚钱是一回事,可单位同事的眼神让你受不了,她们眼中总觉得你不务正业,第二、主要是后来发现,自己身边的同龄人该提拔的提拔了,该升迁的升迁了,自己还在原地不动,再这样发展下去,肯定对自己的前途有影响的,第三、海外代购的风口已经消失,继续做意义不大了。
我说,我说你现在的朋友圈天天都是转发单位的美篇,也不说奶粉营养了。
她说,海外购也是给自己孩子方便用,捎带帮大家选一些东西,也算是体验。
我说,郑欧班列实现了家门口选货,势必影响到代购。
她说,代购都是小众,量小,和他们货运带货的途径不同决定货源地的不同和价格的不同,各有所需。
她安心上班了,也升了职,在政府部门。
晚上带着家人去湛河源莲花湿地公园,岸边观看水幕电影的时候,有小船从中间通过,水幕荷花、小船、岸边人,很有意境,我赶紧打开手机视频号拍,原来是LK一家三口,不是她对我喊话,我还真没有注意到。
我等她靠岸,借口为孩子请她一起撸串。
我请教她咋能跟年轻人那样,轻松在手机上赚钱?
她说,做梦。
我说,我身边很多年轻人在兼职做网络生意,仿佛很赚钱的。
她说,个人和团队是没办法比的,但是,你身边有团队在运作自媒体吗?
我说,他们似乎是团队经营,又好像是个人在做,虽然在当地算是大一点,可粉丝影响力还是很弱。
她说,包括实体也一样,虹吸效应越来越明显,人才流向,就是资金的流,比如以后长江就是分界,江南越来越快、江北越来越慢,看河南就行了,做新媒体圈子的高科技公司在哪里?身边有谁是真正做互联网的?
我说,几乎没有一流的,只是一些二流的科技公司。
她说,互联网最牛叉的地方是什么?
打破了钱包的地理壁垒。
过去,你的钱只会在本地被吸走。
现在,你的钱智慧被全球无障碍吸。
你买的东西可能是深圳的卖家,可能是杭州的卖家,也可能是荷兰奶厂的卖家……
我说,昨天网购了一个室内单杠,就是人家杭州,其实好多的网购,还真的南方偏多。
她说,物流迁徙图在网上就可以搜到,其实就是反向的财富迁徙图,钱在大面积的朝着东南方向转移,他们采取的是互联网吸管,我们不知不觉中为人家创造了GDP。
我说,还好,我们都开始大狙击,大家全民直播带货,总会吸住一些吧。
她说,不计成本,不赚钱赚人气。
我说,我昨天去了一趟锋印哥的磨片厂,他自己购置一套直播设备,天天在网上吆喝他的工程磨片和地坪固化剂,虽说是小众需求,还挺可以的。
有时间,他就出镜说,没时间,交给投影说。
他还专门购买智能投影机,把做好的视频反复播放,再通过手机直播出去,挺好的办法。
我看了他的投影机,连电视机都省了,平时可以投影电视节目和网络视频,是一个趋势。
LK给我说,人人被看见的时代,平台大家都可以创建的,只是需要你有好的作品,好的产品。
她给我说一件事,她的一个朋友丁子在县城做电商,但是,略奇葩,叫无货电商。
丁子开始在浙江跟朋友合伙做生意,突然回来了,回县城创业有个好处,工资便宜,这玩意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员开支。
我说,我老家就在城边,村上没闲人,疫情缓解,地摊铺开的时候,他们开始组团到外地卖电器,就是代理某知名品牌家电售后商,把拿到手的当地客户资料以售后服务和促销活动为借口,召集用户到现场,通过现场活动二次兜售自己定制的净水机。
不过我追问过他们,净水机已经过时,今年他们主打的是料理破壁机类似的定制电器,非常吸引人的。
这些天媳妇还在逼着我,去九阳豆浆机专卖店伙计那里问问破壁机多少钱一个,几个同事都在吵吵要买破壁机,我说是不是抖音很火的爆款一样?第一、九阳的是品牌机,你们肯定觉得花样不够多,第二、破壁真的是科学饮食吗,起码我们家现在还不太需要吧。
其实,不是需要不需要,是你推销产品的花样够不够多,身边直播带货,真的是大家生活必需品吗?不全是,卖它就是抵挡不住直播用语的诱惑、满足自己的购物欲望。
的确,产品够好。
那么,村上的人忙着干嘛?
售后话务员。
我也经常会接到类似骚扰电话,但真的又是附近专卖店品牌售后。
话务员的任务很单一,说服你去店庆活动现场。
接下来至于你会不会动心?那就不是你定力够不够强大的问题。
这是链条生意,也是商机,我们县城好几个机组话务点,真的在帮助大家在家里赚钱。
LK说,对于这些,我们也不用怀疑,线上线下有花样组合的赚钱模式。
我说,我你说的无货电商还有不太一样吧?区别在自己要先从厂家直接拿到货。
她说,时代造就财富,赵庄的面包车生意随着互联网购的冲击在没落,但是崭新的生意样式一样在生成着,毕竟这群人在引领这全国面包车后备箱生意。
我说,今年去审车,我的面包车太阳膜就要被挂掉,这还就是针对面包车禁止拉货才去的行动,不够慎重,无货电商这样的生意真的能做吗?不是凭空推高了成交价吗?这不就是擦边生意吗?
她说,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丁子他们的团队把天猫上的东西卖到京东上,把京东上的东西卖到天猫上,不过主要是把天猫卖到京东,因为京东消费群体决定了,大家不比价,消费力也OK。
发货怎么发?
再次从天猫上给你下单。
等于凭空赚取差价。
浙江那一大圈子人,好多干这个的,发财。
利用了两个闭环的生态信息不对称,这个信息差。
丁子有多少人呢?
在县城接近150个员工。
当然,这些员工不完全都是干这个的,还有一些类似的业务,具体是干什么,没多问,毕竟属于商业机密。
我问LK,还有可能做网络吗,不是说是主流了?
她说,什么是主流,大家都在走的路,都在做的事,并且落后于潮流,但区别于非主流的一种业态。
今年的新基建,新业态,都是很明确的,这才是主流。
我们在网络上还能做什么呀,年龄和实力不允许。
我说,你们干什么都行,中流砥柱。
她说,一日三餐,过好自己的日子再想别的事吧。
上次,我听了一堂网课,觉得很有意思,谈的主题就是赚钱是入世最好的修行。
有两个观点,我觉得我是很难接受,可又很骨感。
第一个、倘若你是个普通人,不要培养耗费你金钱的爱好,而是把赚钱当成你的爱好。
第二、自信是不需要培养的,你有实力了,自然自信了。
这些话,貌似理解吧?
对不起,我们是大人。
人家说的是,儿童教育。
那……,我也没有富人的经历。
咱肯定不能接受,咱还是要让孩子弹好钢琴,练好轮滑,咋可能让孩子年纪轻轻就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呢?而且一辈子很无趣的除了赚钱就是赚钱。
我说,那让你放弃挣钱,能做到吗?
近似无聊的对话,无从谈起。
……温馨提示:本文有偿阅读……
特别说明:
用日记的方法,记述“我”的生活日常。文章非纪实,“我”不是我,她不是她,故事多虚构,勿对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