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落落,近期遇到一件颇为焦虑的事情。事情是这样的,落落爱人的姐姐离婚了,准备一个人打工养她四岁、六岁的两个女儿。姐姐身体不太好,稍微劳累些,就病倒。她爱人非常担心,打算把她们接来同一个城市,好相互照应。
手足情深,谁都能理解,但从天而降的意外,却让32岁的落落焦虑不安。
辗转难安的落落找我诉苦:人人都有安乐窝,却不是谁都可以蹭窝的。中国民间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行善美德,但轮到自己,爱护乞丐,怜悯到把他们都领回家供养,是绝对难以想象的;又或者疼惜亲友留守儿童,把农村孩子都接到自己家抚养,更难说到就能做到的。
午后咖啡的袅袅烟气下,是落落湿润的眼睛。她说,我离开父母走进一个陌生的家已经很不容易了,绝对不能让嫁出去的姑姑再带着两个儿童闯进来。如果那是他们世代生长的地方也就算了,算我闯进去的,但现在他们住的是我们婚后买的房子,小小的三房两厅,真的经不起再来三个人天天折腾。
那是她的家,她结婚后可以安稳度日的地方。
我深深的理解,亲戚做客可以,但长期住,甚至住到儿女成年,这种侵略,简直难以想象。
我见过那个姐姐,也见过那两个女孩子。两个孩子曾经在暑假的时候在落落家住过两个月。大女孩已经懂事很多,小女儿却还是天不怕地不怕,倔强的个性饶是叫谁都头疼。
落落说,对于亲戚的孩子,她可真是打不得、骂不得,孩子记性最厉害了,你所有的好,最后都抵不过她成年后还念念不忘的一屁股巴掌。你精心准备的衣食住玩,都顶不住旁人无中生有的一句话,听说你妈妈寄伙食费给舅妈了,怎么就给买了这两三件衣服。
我忍不住委婉建议,能不能让那个姐姐带着孩子在外面租房子住,房租可以帮忙负责一部分。
落落迟疑,说,其实分开当然是最好,很多人都会接济亲戚,只要不太过打搅她的生活,她愿意尽量省俭一些,姐姐的孩子们衣食住行都能接济,偶尔来家里住都行,只是必须要这样分开相互给个空间。
只是,她顾虑的是,目前家里明明还有一间客房,但是却叫他们娘儿弎到外边租房子。对于刚从农村到城里的公公婆婆,以及一向俭省老公来说,她这种做法完全把孩子姑姑当外人,会拉出一条冷冽的距离。
落落轻叹,家公家婆一向像母鸡护雏,那个姐姐的两个小孩几乎是在农村老家由二老亲自带大的,她们想回父母、外公外婆身边,难道她作为儿媳妇却要坚持叫她们到外面去住。这种坚持会不会让她今后难以做人。
我分析过很多家庭难题,其实最关键看老公的态度。但这件事情上,你看,他们都感情亲厚,只有落落一个人是外人。她的老公明确提出打算把她们接来同一个城市,好相互照应。
只是,世上有多少男人,会考虑到他的窝,其实已经不是父母的那个窝了。好朋友落落内心焦虑不安的指向,其实是出于母性的警惕。谁见过抱窝的鸟兽,还愿意其他亲戚来蹭窝的,而且蹭窝还是十年八年的。
谈到最后,落落整理了一下妆容,淡然一笑,你看,有的男人可以容忍自己的老婆买10个包,10套化妆品,100套裙装,因为老婆再怎么折腾,花的还是她自己上班赚的钱。但是他的父母却很难容忍儿媳妇只顾着打扮,开靓车,住小区,却把他们苦命的女儿丢在外面流落街头。他们视同儿子的财富是大家庭的一部分,一家人同甘共苦,同舟共济,那曾是他们一家人三十年温馨记忆。所以,即使做父母的已经年迈没有经济能力帮助女儿,他们依旧会不由自主希望儿子对女儿伸出援手。
因为在他们心里,他们始终是一家人。
落落她最难以下手的,就是划出一条冷冽的距离,只提供经济援助,坚决拒绝大家庭般蜗居。作为嫁进来的女人,拒绝一个家庭的道德绑架,谈何容易。
临别时,只见落落笑得风轻云淡:我去试试,我只想问问我老公,别人离婚了,难道会导致我也离婚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