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3 文明来了

1.3 文明来了

作者: 吴彦鹏 | 来源:发表于2018-02-13 09:48 被阅读0次

这本书叫《文明的种子》,那究竟什么是文明?

《现代汉语词典》对“文明”的解释是:[名词]文化;[形容词]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具有较高文化的。

“维基百科”的解释是: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lis”,有“城市化”和“公民化”的含义,引申为“分工”“合作”,即人们和睦地生活于“社会集团”中的状态。也就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

从文字表述及其解释大概就能看出对待“文明”这个问题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从中文的字面上看“文明”和文化、文字有很大关系。从英文字面看,“Civilization”和城市、分工有很大关系。

但综合以上,无论怎么说,仅仅有了农业生产,人类还不能算进入文明社会。学术界一般对于文明的出现有三个判定标准:城市生活的出现、社会制度(国家)的建立、文字记录的产生。比如在中国长江下游距今6000—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大量遗物,带榫(sǔn)榫卯结构的建筑,以及数以千计的陶器、骨器,但没有发现文字。我们只认为河姆渡是古老的新石器文化,还没进入文明社会。

当然,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基础。只有农业足够发达,才会出现更大型的部落,这些大部落最终发展出文明社会的城市和国家。我们经常说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他们基本都建立在温带的大河谷地带,原因是有固定的水源、适宜的土壤和气候。

中东地区的两河流域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早产生人类文明的地区。两河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思就是“两条河中间的地方”。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主要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据说《圣经》里“伊甸园”说的也是这里。在这片只有40万平方公里的冲击平原上,发展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颁布了第一部法典,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主要由苏美尔、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组成。其中最早的是苏美尔文明。通过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距今6000年前。苏美尔人称自己为“黑头人”(sag-gi-ga,即黑头发的人),他们来自何处,目前仍是一个谜。既不是印欧人的一支,也不是闪米特人的一支,有人认为他们的原籍可能是东方某地。如果在两河流域发展农业,就必须有控制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能力,以此保证全年灌溉和饮用水的安全。在苏美尔语中运河、堤坝、水库这样的词非常丰富。苏美尔人高级的社会组织和技术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条件,他们控制了水,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了起来。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到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地区已经从村落发展出12个独立的城市国家。尤其是苏美尔人在建造的乌尔城,更被很多人视为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圣经》中记载,乌尔城是犹太人始祖亚伯拉罕的出生地。至今这里还保留着精美绝伦的塔庙等历史遗迹,是人类文明起源的有力见证。

苏美尔文明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有了文字,人类就不再像动物那样仅仅靠遗传基因来传递知识,这是人类文明积累和进步的重要基石。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距今约5500年石板,上面刻有图画符号和线形符号。这种最早的文字的书写材料是用黏土制成的半干的泥板,笔是削成三角形尖头芦苇秆(或骨棒、木棒),用它在半干的泥板上刻压,留下的字迹笔画很自然地成了楔(xiē)形,因此称为楔形文字(cuneiform)。苏美尔人所创造的楔形文字,被后来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所承袭,并随着商业和文化交流的扩大而传播到整个西亚。

除了农业,苏美尔的手工业和商业已经很发达,他们已经告别了石器时代,可以加热矿石炼出了青铜,用于制造工具与武器。

由于中东地区的两河流域地处欧亚非大陆交汇处,再加上地形平坦、周围缺少天然屏障,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个强大的民族在此经历了接触、入侵和融合的过程。苏美尔文明也只延续一千多年,在公元前2000年,被闪族人建立的巴比伦所代替。

其实,此后世界各地出现的早期文明都和苏美尔文明有类似的历程:因为有了合适的水源和土壤,发展出发达的农业,农业养活了大量人口,产生手工业和商业,聚集出城市。因为政令和商业的需要,出现了数学和文字……文明在走到高峰之后,被周围新崛起的力量替代。这种文明替代不仅仅是简单的替换统治者,而往往是残酷的种族灭绝。比如在王朝灭亡后,苏美尔民族也就从西亚的历史上消失了。今天的伊拉克人并不是苏美尔人的后裔。当然也有好事者推测说,苏美尔人最终被迫迁徙到东亚,建立了中国的商文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3 文明来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bk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