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后在电视剧、小游戏和读《中国通史》之间纠结。
想到读书睡意就来了,迷糊着被夫拖着去塌塌米上量尺,依在上面选择放在这上面的小桌子,说话间就睡着了,直到此刻在塌塌米上醒来。

夜幕低垂,晨光未启,清爽舒适静谧中打开《中国通史》步入夏朝篇章。
也不知为什么要在此逗留这么久,因为是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因为禹的丰功伟绩?还是因为舍不得这一页即千百年的跨越?
翻读史书更觉人生微尘,在放大的自已中俯瞰文中先祖,从远古走来。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人是内心是自大的,强悍为先,为王,奴役的开篇。
夏朝共传14代、17后,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建立者为禹,定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
喜欢文字的人,搜寻着起源。
夏代已有文字和文献记录,是无可怀疑的。有人认为:商朝的文字是成熟的,夏朝的文字也是成熟的,因为历史上已有夏篆的记载,[夏禹书]、[禹王碑]则是夏朝的传世文字,是夏篆。
提到篆字,自然会想到大篆和小篆,所谓大篆,即指周篆;所谓小篆,即指秦篆。
历史有夏篆一说,因未发现夏朝文字,所以对夏篆有不同看法,如:夏篆,传说中夏代的文字。一般以为周宣王太史籀着《大篆》为篆字,此夏篆“所言之篆”,只是泛称。无实物来看,未发现确切可靠的夏代文字,甲骨文更原始一些。
古人多有本文文大篆附会夏篆的说法说,凡此种种,'这里夏篆被认为是‘附会"伪说'其根据是夏朝文字不存在,就谈不上有夏篆了。
因为未有文字可寻,模糊了夏朝。
文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石器为主、骨角器、蚌器,还有房基、灰坑和墓葬的壁土,上留有用木质耒耜掘土的痕迹。
在夏代的遗址中发现较大的青铜器,文化遗存中还有青铜铸造的刀、锥、锛、凿、镞、戈、爵等工具、武器和容器,同时还发现有铸铜遗址,出土有陶范、铜渣和坩锅残片。
传说禹的大臣仪狄开始造酒,夏王少康又发明了秫酒的酿造方法。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而安,探索出农事季节的规律,现代仍旧流行的有时称为夏历的农历就是那个时代发明的。
太开心了,有酒了,先不说字,只要有酒,那么诗词歌赋就不远了。
夏朝都城出现了车辙,证明那时候有车了,管他是什么车呢。
这时候我被窗外的景色吸引了,放下了所有读物和笔。
朝着朝霞伸个懒腰,读一页千百年的书,赏一时一瞬的日初,俯瞰人世皆一瞬,对美好又忙碌的周日说早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