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四日丨远古之一瞬

作者: 倾杯行 | 来源:发表于2022-09-04 05:30 被阅读0次

晚餐后在电视剧、小游戏和读《中国通史》之间纠结。

想到读书睡意就来了,迷糊着被夫拖着去塌塌米上量尺,依在上面选择放在这上面的小桌子,说话间就睡着了,直到此刻在塌塌米上醒来。

夜幕低垂,晨光未启,清爽舒适静谧中打开《中国通史》步入夏朝篇章。

也不知为什么要在此逗留这么久,因为是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因为禹的丰功伟绩?还是因为舍不得这一页即千百年的跨越?

翻读史书更觉人生微尘,在放大的自已中俯瞰文中先祖,从远古走来。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人是内心是自大的,强悍为先,为王,奴役的开篇。

夏朝共传14代、17后,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建立者为禹,定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

喜欢文字的人,搜寻着起源。

夏代已有文字和文献记录,是无可怀疑的。有人认为:商朝的文字是成熟的,夏朝的文字也是成熟的,因为历史上已有夏篆的记载,[夏禹书]、[禹王碑]则是夏朝的传世文字,是夏篆。

提到篆字,自然会想到大篆和小篆,所谓大篆,即指周篆;所谓小篆,即指秦篆。

历史有夏篆一说,因未发现夏朝文字,所以对夏篆有不同看法,如:夏篆,传说中夏代的文字。一般以为周宣王太史籀着《大篆》为篆字,此夏篆“所言之篆”,只是泛称。无实物来看,未发现确切可靠的夏代文字,甲骨文更原始一些。

古人多有本文文大篆附会夏篆的说法说,凡此种种,'这里夏篆被认为是‘附会"伪说'其根据是夏朝文字不存在,就谈不上有夏篆了。

因为未有文字可寻,模糊了夏朝。

文化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石器为主、骨角器、蚌器,还有房基、灰坑和墓葬的壁土,上留有用木质耒耜掘土的痕迹。

在夏代的遗址中发现较大的青铜器,文化遗存中还有青铜铸造的刀、锥、锛、凿、镞、戈、爵等工具、武器和容器,同时还发现有铸铜遗址,出土有陶范、铜渣和坩锅残片。

传说禹的大臣仪狄开始造酒,夏王少康又发明了秫酒的酿造方法。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而安,探索出农事季节的规律,现代仍旧流行的有时称为夏历的农历就是那个时代发明的。

太开心了,有酒了,先不说字,只要有酒,那么诗词歌赋就不远了。

夏朝都城出现了车辙,证明那时候有车了,管他是什么车呢。

这时候我被窗外的景色吸引了,放下了所有读物和笔。

朝着朝霞伸个懒腰,读一页千百年的书,赏一时一瞬的日初,俯瞰人世皆一瞬,对美好又忙碌的周日说早安。

相关文章

  • 九月四日丨远古之一瞬

    晚餐后在电视剧、小游戏和读《中国通史》之间纠结。 想到读书睡意就来了,迷糊着被夫拖着去塌塌米上量尺,依在上面选择放...

  • 九月三日丨远古之回眸

    踏上百万年前的土地,寻着那时存留的蛛丝马迹,慢慢翻看查阅。 轻抚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看旧石...

  • 九月二日丨远古之不敢

    学习计划? 我缩回了手脚,很难过,默默的去书架,取了《中国通史》~上~认真阅读。 岁月把本不习惯记忆的大脑,洗涤得...

  • 九月五日|远古之阅

    被窗外男子的闲聊叫醒,天光大亮,不是闲聊,是采HS的人在广场上做着准备。 这两日因羽和颖的设计方案(周一)今天都需...

  • 九月六日|远古之西周

    远方高调鸣叫的雄鸡,混沌在未启的晨雾里,有些凄厉。中秋节将至,这是盘中餐最后的鸣叫?。 翻阅史书,心宏目窄,没有不...

  • 九月一日|远古之遇见

    远古时的天竟然也是蓝蓝的,云也还是老样子在上面慢慢地游走。 远古~不应该是泛着古铜色的老旧?树不也应该是在那个旧旧...

  • 九月再见,十月你好

    作者丨暗香盈袖 时光荏苒,秋光在九月的光阴路上愈走愈深,几近尽头。 回首,九月醉卧在无边的浅秋里。 目之所及,“秋...

  • 远古之翼

    恐龙其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它们就是现存的各种鸟类。对于这一点,可能许多人并不认同。我想原因有这些。其一、从直觉来讲...

  • 远古之远

    墨记·日歌(壹仟叁佰玖拾伍·2022.9.30) · 远古之远 文/叶潇(湖北) · 1 据说,第一只猴子从树上跳...

  • 东方美学,人间词话。

    东方美学,人间词话。 茶道丨香道丨诗词丨文学丨人文丨养生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音乐里,美学绽放 美学,是公元175...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九月四日丨远古之一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bp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