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17.4.1日139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分享:摘录网上评析,也深以为然
超脱于具体事物之上的“道”,与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没有具体的形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无边无际地无古无今地存在着,时隐时现,难以命名。“道”不是普通意义的物,是没有形体可见的东西。在此,老子用经验世界的一些概念对它加以解释,然后又一一否定,反衬出“道”的深微奥秘之处。但是“道”的普遍规律自古以来就支配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道”的运动规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掌握自古以固存的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驾驭现实存在,这是因为他悟出了“道”性。
溯源17.4.2日140天
分享:第一天就知道,溯源的目的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目的是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目的是忘记自己,忘记自己的目的是觉悟于万物。 之前一直都不能理解,溯源为什么,又凭什么要把我们自己弄没有掉?!这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呀!溯源到今天,不断察觉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整,更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已经是学习生活工作的新常态了。现在看到,其实认清自己也同样重要,因为某个缺点的另一面,恰恰是某一个优点存在,我们接纳缺点的同时,也要注意和发现优点,这个过程,认识自己,认清自己尤为重要,溯源终究是要回到生活事业的实践中去的,认清楚自己特质的两面性,缺点能改则改,不能改就接纳,慢慢改(因为我就是老土怪),优点去发扬光大,把天赋的秉性特质发挥到极致,慢慢的把本我越来越多的活出来,果真如此,这个溯源就没有白学了。 接纳虽不是溯源的终极目标,却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见过太多太多因为不接纳而产生的痛苦和逃避,接纳让我们完整虽不完美,让我们从天上回到地面,脚踏实地做人。那么,接纳完自己去向哪里呢?我认为是继续实践。因为实践,发现自己不完美,接纳自己,再实践,再接纳虽然更好的但仍然不完美的自己,如此螺旋式上升前进。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就是一种修行。
溯源2017.4.3阅读141天
分享:这篇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所有万事万物都是流动发展变化的,一刻也没有停留过!最现实的话说,我们最爱的钱,房产,车子都时刻在折旧衰老,而作为它们的拥有者----我们,甚至折旧的比房子车子还要快,这恐怕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小区老教师比较多,每天晨跑都能看见许多老人家,身体很不好的只能做轮椅上度余生,金钱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仅仅代表着一串数字而已,没有更多的意义。我们拼命想去抓取的目标是流动的,而我们自身更是流动的,用一个不确定去试图抓取另一个不确定,这中间最确定的恐怕只有我们的执着!还有这个执着带来的痛苦也是确定的。这也是整个社会的执着,包括我自己。
溯源2017.4.4阅读142天
分享:前面的一篇也是如此,自己已没有自己,自己是那山,是那海,是那天空,没有因为我的位置所在的上下,没有这那的分别,我就是当下的一切,跟万物合一。我们生命的99.9%,都是和自然为一体的,我们吞吐的食物,能量,水,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和代谢,如果把时间用一千年计,我们的大部分存在形式就是那些能量,水,钙,幸运的话,天赋的灵魂占0.1%会去向新的生命,往复不已。如果时间用一万年计,我们就是大自然里面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师傅说,接受是有为法,臣服是无为法。关于我们的生命这个课题,唯有臣服,别无他法。对生命诞生的庆幸油然而生!对大自然的敬畏油然而生!对赐我生命的天地父母的感恩油然而生!
溯源2017.4.5阅读143天
要研究自己就要忘记自己,要忘记自己就要觉悟于万物
分享:溯源的四个目的是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忘记自己,觉悟于万物。 之前一直都不能理解,溯源为什么,又凭什么要把我们自己弄没有掉?!当我们在实践,接纳,再实践,再不断接纳的修行路上。当看自己成为一种习惯,接纳自己成为一种习惯,那么接纳别人,接纳大自然万物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接纳不是溯源终极目标,接纳真实的自己是成为更好自己的前提。我不知道溯源是从哪里来的,但我觉得我不会也不愿意停止修行,如果我的溯源要继续前行,遇见更好的自己,那么我会顺应自己的规律(看清自己的规律),顺应时代和社会的规律(看清时代和社会的规律),在“道”上的时候,我们接纳,我们学会臣服,学会放下小我和小我的评判、标准,在道上的我们,是简单的,纯粹的,真实的,勇敢的,开放的,接纳的,必然也是智慧的,喜悦的,也充满了力量。我们觉察,我们放下,自己和周围事物和环境融入为一体,LP常说的活环境指的应该就是这个,另外在工作中的忘我,艺术家表演时的忘我,其实都是忘记自己的状态,进入禅定状态的人,他已经和自然万物为一体,他是万物,万物是他,这是我理解到的另一个忘记自己的状态。溯到这,突然发现,溯源的根可能还是老子的道德经。因为只有在“道”中的人,才会放下自己,忘记自己,和环境融入,是基于实践的,是基于对实践规律的把握!也许,这也是溯源的“道”。[愉快][愉快]
溯源2017.4.6阅读144天
存在于我们之外的亦存在于我们之内,存在于我们之內的亦存在在于我们之外
分享:我们吃喝拉撒,呼吸,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我们的从父母那继承的基因也会传给下一代,我们的灵魂不知从哪里来到我们生命里,不知又会去到哪个新的生命。小时候的我桀骜不驯,甚至目空一切,现在的我居然喜欢国学文化以及传承,这一切其实都在我的世界里存在,只是某些机缘让他们提取出来罢了。从这个角度讲,所谓的内和外,真的是相对概念,从宏观范围和拉长的时间来看,那几乎都是一体的。即便是非常自我非常自私的人,到头来也是在为别人辛苦为别人忙。好呀好呀!看开了,我可以稍微大方点啦,等溯源完成,可以请大家吃顿饭,见证今日的溯源成长。[呲牙]
2017.4.7阅读145天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分享:译文: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所知道的道理就越少。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陈鼓应先生说:“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循着某种规律运行着,掌握着这种规律(或原则),当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他认为心灵的深处是透明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情欲(情欲活动受到外界的诱发就会趋于频繁)。老子认为我们应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和外物运行的规律。
2017.4.8阅读 146天
分享:盲人摸象和只看见海上泡沫都指向我们大多数人的局限。我们都能看见现象,却未必都能看见规律。因为障碍我们擦亮眼睛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有的是天生自带,有的是后天习得,不管我们用怎样的方式遮住自己,事实总在那,规律总在那,不以我们主观意志而转移。感谢LP和溯源让我成长,在每次难受纠结的体验中,学会擦亮眼睛看见自己。近段时间溯源,发现天地万物本为一体,生命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拉长时间空间看并无本质的界限。有的人在我生命中出现,他们安住小我,心里头更多的为大家服务,全然的帮助别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这是为人之道啊!浅显的道理,我知道,却又从不知道!在我的世界里,小我和父母亲人占据至少90%以上,这种意识紧紧跟随陪伴我走过如此漫长的岁月!那个自我意识极强,极其自私的我,谢谢你陪我这么多年,照顾着我,我想跟你拥抱,告别,去到新的旅程,这次我准备好了。[拥抱][拥抱][拥抱]/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