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早读,同学们都很忙碌。有的在朗读,有的在演算,有的在写字,还有一个东张西望的学生——豪。
我悄悄走到他的身边,他赶紧抓起桌子上的本子藏在身后。我只看到本子上有红黑笔交替的字体,但他的动作却让我好奇心倍增。本上也许有什么我不该看到的东西,给别人写的“情书”?还是同学间传的纸条?
我伸手要他交给我,他一副不情愿的样子,不说话,也不给我。旁边的几个同学也注意到了他,我小声说让他给我,他不动。
如果我当场大声训斥他,也许他会交给我,但不是心甘情愿,也影响其他同学;也许他仍然不给我,那我的“尊严”不是被他扫了一地吗?接下来怎么收场。为了不激化矛盾,也为了让他能够把本子顺利给我。
“拿过来,我在等你给我,有部分同学也在等你给我”。我把手摊开放在他的胸前。持续了大约一分钟,他把本子给了我。
我拿本子走向讲台,他在座位上低垂着头……
他写的是手机电脑中的爱情幽默话。
下课了,我把他叫到了外边的走廊上,首先表扬他是一个懂事的学生,最终把本子给了老师,没有让老师难堪。我说的他挺不好意思的。
接下来我跟他说了“以文化人”的意思,如果天天沉迷在那醉人的情话中,什么“等我二十岁的时候,我会给你说,我已经陪了你五年”。这些话只能让你沉迷虚幻的想象不能自拔。
如果你每天书写的是“每天早上叫醒你的是梦想,而不是闹钟”等励志的文字,那么它将把你引上积极向上的路。
最后,他似乎明白了我说的话,我也把本子交给了他,让他带回家。
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教育孩子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