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职场人高效学习的五大原则】
一、从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出发:学习一定要从自己工作中的具体痛点出发,比如不会写周报,领导关系紧张,销售转化率低,希望认识猎头等等。工作中你困惑的,你想改变的,就是你学习的起点。
二、明确学习之后的结果:学完了发生什么事情,才能说自己学会了,例如周报被领导表扬,例如领导在重大决策前咨询我的意见,例如业绩提升20%等。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是为了改变。
三、先研究学习方法再学习:比学习更加重要的是学习能力。
* 第1步:找到信息源:百度、知乎、头条、抖音、B站
* 第2步:收集海量信息,梳理成长路径 (键位、灵敏度、身法、意识)
* 第3步:结合自身情况去练习(目的、兴趣、个性、时间情况来单项击破)
四、学习过程有记录:一定要做学习笔记;一定要有学习总结。
五、学完之后有改变:学习太多的知识没有用,有改变才是目的。
【读书方法】
1、这本书要能勾起我的好奇,可能会给我带来一些工作相关的重要启发才去读;
2、一个主题,一次至少买3本书来读,比如关于网飞,关于茑屋书店,关于曾国藩,买三本相关的书,因为三本书角度不同,带来的信息量足够大,这样阅读持续思考的时间足够久,才能有深刻的洞见,不会浮于表面,被某一本书带跑偏。如果这个主题下没有三本书,就不值得去研究;
3、读书的时候要动笔画重点,来点批注,没必要让书那么干净;
4、读完之后,重头浏览一遍,琢磨一下目录框架,思考作者的逻辑;
5、读完之后,标注的地方,用印象笔记拍照上传,整理成笔记;
6、读完之后必须写读书感想;
7、读完之后书就送人,不要留下来。
I
* 本节课介绍了以致用为核心的五条学习原则,并以此为基准介绍了读书方法,读书方法不做太多介绍。
* 致用类学习的目的是行动和改变。五条原则紧紧围绕问题和改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果忽视这些原则,可能导致虽然了解很多知识,但过不好自己的一生。
* How
* 1、从问题出发:从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痛点出发,有的放矢。
* 2、明确结果:学习结果做到可衡量。
* 3、探索路径:学习路径做到灵活而适合自己。(SMART法则)
* 4、学习有记录:在学习中或者学习后在印象笔记中进行梳理和总结,可拍照和截屏。不做笔记还不如不学。
* 5、改变是目的:学习的目的不在于知识,在于改变。
* Where
* 这些原则用于成人学习,不只是读书。
* 这些原则用于致用类的学习,不适用于兴趣类的学习。
* 与RIA的异同:二者同样从问题出发、强调致用。不同的是五个原则特点在从问题出发和网络笔记的系统总结;RIA的特点在于就一个点的深入挖掘,能更好的引发改变。
A1
* 故事:前些天阅读了《简单的逻辑学》这本书,我的目的是解决自己科研和工作中逻辑能力一般的问题,但是只是把这本书读了一遍,画了几条线,没有任何实践,现在只记得一些简单的框架,内容已经忘光了。
* 反思:
* 这次学习做到了原则1从问题出发,未能做到原则2中的定义结果,也未能做到原则4中的学习有记录、拍照截屏留存、梳理框架,更没有进行致用类RIA拆书,订立计划行动作出改变,因此效果很差。
* 对标原则2-3:应该清晰定义学习的结果,如发现材料中以前未发现的问题xx项,还应积极探索其他提升逻辑能力的方法,而不只是看书,MOOC是否可以?
* 对标原则4-5:如果想提升逻辑能力,应该在读了这本书后梳理框架、重点部分拆解,这样才能行动和改变。
A2
* 目标:在这个月逻辑学三书的学习中,运用原则2、3、4、5中的方法,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 行动:
* 明确结果:定义结果为学习之后,找到五篇论文和文件,各找出问题五处。
* 探索路径:学习逻辑最重要的是练习,如果有反馈更好,因此MOOC上的正在开设的逻辑学可以作为补充
* 学习有记录:读完书后梳理框架(部分可截屏),挑选重点部分进行拆解、规划行动。
* 改变是目的:一方面是自己定义的结果要达到;另一方面学习记录中的RIA规划的行动要去实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