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丰盛日记(10.24)

丰盛日记(10.24)

作者: 幽谷采薇 | 来源:发表于2020-10-24 20:15 被阅读0次

1.今天一个人在白马湖公园闲游,经过彩虹桥时,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指着桥栏杆牌子上的标识说:这是要我们不翻,会掉下去的。

奶奶提个滑板车说:对的。

年轻妈妈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几乎是同时回应。

如何发问引导孩子学习表达,这是我的功课。

告别对错二次元,全然敞开[玫瑰][玫瑰][玫瑰]

2.今天还看到一对父女。父亲约40岁右,身材修长挺拔,一袭藏青色正装,背个浅蓝色双肩包,双手插在裤口袋里,步伐徐缓稳健,目不斜视。有陈道明范[呲牙]身边跟一个七八岁小女孩,化了妆,着翠绿色裙子,仿佛刚刚表演过拉丁舞,那兴奋劲还未消褪,小手在空中比划,脚步轻盈,仿佛一只翩跹蝴蝶。父亲自顾自地漫步。小女孩偶尔也靠近父亲,只是一路未见父亲侧目看她一眼,抚慰一下。

一个细节令我内心一颤,男人伸手,扶的是双肩包背带……

3.上午9点20分,实时听了美国NLP学院院长利兹老师的《NLP核心转化力》课。这节课简直是及时雨,将我淋了个透彻,吹散了近日来头上笼罩的乌云。真切感受到了大师的功力。整天能量爆棚。

附:

《NLP转化力》实时语录1:

我们每一个人生命当中都有问题,

每个人也都有各自处理它们及相关的方法。

但往往人们在做的是抗拒问题,而非解决问题。

《NLP转化力》实时语录2:

那些不想要的思维方式、感受、信念、习惯像不请自来的客人,

它们无可抵挡的真实存在着。

核心转化力的理念是“你到底想要什么?你真正的渴望是什么?”

《NLP转化力》实时语录3:

不要粗暴的把那些“我不想要”的部分看成毫无生机的存在,

他们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是你内在弥足珍贵的一部分。

更不要试图与他们征战,

决没有此输彼赢可言。

《NLP转化力》精简问答1:

问:在家和亲人相处时,如何转换他们习惯性的负面思想?

答:从某种程度上说,一切都是从我们自己开始的。

一方面,如果你想要改变他人,建议先完成自己的过程。

另一方面,核心转化中有趣的部分之一是找到转化的起始点,这里可以把“想转化家人”作为探索的起始点。询问自己:“改变家人”的意图背后,究竟是想让自己得到怎样的改变和体验?

在持续的探索中找到自己的核心状态,当自己全然、中正的处于这份状态中,再去帮助家人,相信这个过程和结果会更有效。

《NLP转化力》精简问答2:

问:平时状态良好时,能想到转化。当陷于负向情绪时则很难做到,怎么办?

答:在低迷的状态中,人们总希望自己变得更好,但又觉得有些东西把我们的状态往下拽。

与其反抗、试图挣扎,为什么不保持一份好奇去探索——这份低迷,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它想带你去到哪里?

如果这是出现了一种抑郁、愤怒等,这些情绪的当下想要的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做的是:

首先,放下这是 “负向情绪”的框架,勇敢的和内在低迷的状态共处。

其次,后退一步,看到那些“负向”情绪只是你的一部分,他无法真正定义你是谁,你是比这个部分更大、更多的存在。

第三,需要一些技巧,即与这种状态保持距离,又与他同在,同时开始与这个部分对话。

《NLP转化力》精简问答3:

问:孩子上课不专心、不写作业,有目标有理想但行动力不强。父母无法帮孩子转变,怎么办?

答:什么如果孩子某一天不想写作业,父母和孩子都带着一份好奇,探索一下今天与平常日子有什么不同,如“你平常是想做作业的,今天为什么不想?”

或者“假如今天做了作业,会怎样呢?”

由此,在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同时,当父母学会倾听孩子,当他们的需求被看见,也就更愿意倾听和配合父母了。

那些不想要的思维方式、感受、信念、习惯、行为像不请自来的客人,它们无可抵挡的真实存在着。

我们都知道生气不好,可是我们还是会生气。我们都知道抽烟不好,可是我们还是会去抽烟。

我们都知道我们不想要的,我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真的知道?

核心转化力的理念是“你到底想要什么?你真正的渴望是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丰盛日记(10.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ew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