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感兴趣的简友
杜甫《除架》:站在人生边上回忆青春

杜甫《除架》:站在人生边上回忆青春

作者: 墙头草说 | 来源:发表于2021-10-17 17:36 被阅读0次

公元759年,受安史之乱的影响,关中发生饥荒,杜甫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带领家人向西来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当时已是秋天,杜甫在朋友的接济下,暂时在秦州安顿下来,并且亲身参与到了劳作之中。在这期间,他写下了《除架》一诗,原文如下:

束薪已零落,瓠叶转萧疏。

幸结白花了,宁辞青蔓除。

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

寒事今牢落,人生亦有初。

“束薪已零落,瓠叶转萧疏”,用柴木搭建的瓜架已显衰颓败落,瓠瓜的叶子逐渐稀疏。深秋时节,草木凋零,瓜架上的藤蔓已显得稀疏零落,瓠瓜的叶子也已衰颓。于是,诗人需要清除衰颓的瓠瓜藤蔓,收起搭建瓜架的柴木,以待来年再用。这一联的上句总写瓜架的状态,以“零落”一词暗示出季节,下句从细节入手,写瓠叶在深秋时的状态,由整体到局部,结构严谨。

“幸结白花了,宁辞青蔓除”,幸运的是白色的瓠瓜花凋谢之后结出瓠瓜,我心甘情愿地除去尚呈青色的藤蔓。在拆除瓜架的时候,诗人的心情是欣慰的。因为,瓠瓜的叶子虽然已经衰败,但瓠瓜已经结出了果实,使人们获得了丰收。从这个意义上讲,瓠瓜的藤蔓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接近了生命的终点,做到了有始有终,这符合诗人所追求的“功成身退”的理想,所以,诗人心甘情愿地扯掉藤蔓,拆除瓜架。

“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秋虫的鸣叫声还没有散去,深秋的鸟雀的想法是什么样的呢?诗人完成拆除瓜架的工作之后,听到秋虫的依旧在鸣唱,在瓜架拆除之后,秋虫生活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却不知道;而常常飞来的鸟雀却不见了踪影,不知道鸟雀们对拆除瓜架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诗人永远不知道秋虫和鸟雀们的看法,他只是借秋虫和鸟雀抒发自己的感慨,随着时序的变化,万物的枯荣聚散令人目不暇接,怎能不感到悲伤呢?

“寒事今牢落,人生亦有初”,秋冬之交,万物已呈现出零落荒芜的样子,人的一生也曾有青春年少的时候。诗人望着深秋时节一派零落荒芜的景象,心生无限感慨,人生何曾不是这样?也有春夏秋冬。只是,时光如梭,世事变幻,倏忽之间,就已到中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往回望,那美好的青春时代已渐行渐远。看着眼前之景,诗人生出人生始盛今衰的无限感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青年时代,诗人就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他希望能有机会“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惜,命运却和诗人开了一个玩笑,人到中年,身体和精力开始走下坡路,诗人再回望当年的理想,渐渐觉得变得遥不可及,怎能不感慨万千呢?

相关文章

  • 杜甫《除架》:站在人生边上回忆青春

    公元759年,受安史之乱的影响,关中发生饥荒,杜甫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带领家人向西来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当...

  • 读杜甫·除架

    除架 束薪已零落,瓠叶转萧疏。 幸结白花了,宁辞青蔓除。 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 寒事今牢落,人...

  • 我的花开得那么潦草

    《除架》(唐·杜甫)束薪已零落,瓠叶转萧疏。幸结白花了,宁辞青蔓除。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寒事今牢落,人生亦有初...

  • 站在30岁的人生边上

    站在30岁的人生边上,有些许莫名的惶恐,时而觉得岁月荏苒、少年已老,时而觉得一无所有、一事无成。 最近刚好看了一部...

  • 只有你,独自站在人生边上

    青春之所以艰难,是因为孤单。 童年时,我们的生活安稳无忧。或许那时,你要比现在幸福。但那样的幸福也只能被称为“水族...

  • 站在时光边上

    几年风雨,几载春秋。看多了花开花落,花落花开,伴随着黄昏的浮动,又和谁有过相濡以沫的约定? 时光微凉,那些...

  • 站在染缸边上

    最近在驾校练车,每天都能见到形形色色的人们,18岁的高三辍学少年、满口蛀牙的语文老师、包裹严实地从没见过真面目的神...

  • 站在时代边上

    我很久以前对于“阅读”的理解,会想当然的认为,每个人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 但是,人类各种学科文明已经构成了无比高耸...

  • 站在2019边上

    烧水、沏茶,站在2019边上,总想写点什么。 这一年,要很努力地才能想起自己的年龄,低头看了看腿上的护膝,仰头脖子...

  • 站在地球边上

    浩瀚无垠的宇宙啊, 又见你潮起潮落, 又观你星转斗移。 你来自何方, 又去向哪里? 你生于何时, 何日是你的归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杜甫《除架》:站在人生边上回忆青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ewoltx.html